五年前,胡宗憲用招安分化了徐海海盜集團,徐海自盡。
三年前,胡宗憲用同樣的辦法,去招安另一個海盜頭目汪直。汪直走了徐海的老路,接受招安后封官,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得意忘形,結果還是被砍了頭。
兩大海盜頭子一死,主要勢力和海盜巢穴被摧毀,再也沒有第三個像徐海汪直這樣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大海盜出現,都不成氣候,剩下的倭寇海盜紛紛四散逃命,為了躲避官兵的圍捕,他們分散集結成一小撮勢力,最多五百人,最少六十多人,如鳥獸狀分散逃跑,一邊跑一邊搶劫,甚至一度深入內陸,搶到了江西
倭寇化整為零,從沿海一帶擴散到了全身。大明就像一頭打翻的蜂巢、被蜂群襲擊的大熊,雖然熊爪一揮就能拍死一大片,但是身體各處也被蜜蜂蜇傷了。
抗倭從大型戰爭變成遍地開花的游擊戰。
大明承平日久,尤其是內陸的衛所官兵只曉得種地屯田,無力和過著刀口舔血的兇悍倭寇們抗衡,甚至出現六十四個倭寇就能攻破一座城池打劫的場面。
抗倭大軍首領胡宗憲忙著到處“滅火”,按住葫蘆浮起瓢,雖然捷報連連,但倭寇小團伙實在太多了,胡宗憲的抗倭大軍無法兼顧所有。
而另一個抗倭大將俞大猷又被彈劾進了死牢,后來雖有陸炳用一千兩黃金賄賂了嚴世蕃得以保命,但被發配到西北充軍去了,后來俞大猷雖發明了獨輪車抗擊蒙古騎兵立了大功,官復原職,但是廣東張鏈造反,建立飛龍國,嘉靖帝派俞大猷去討伐反賊,抗倭大軍暫時失去了俞大猷這個良將。
幸好,天不絕大明。第三個抗倭名將戚繼光出現了,戚繼光最初在山東登州、即墨等地抗擊北方的倭寇,有豐富的經驗,后來俞大猷被投入死牢,西南急缺大將,戚繼光就來到了南方,在金華義烏等民風彪悍之地招募軍隊,建立了戚家軍,專門圍捕各地的倭寇團伙,頗有成效。
戚家軍之兇悍,堪稱倭寇獵人,倭寇們剛開始還負隅頑抗,后來干脆打都不打了,看到戚家軍的旗幟拔腿就跑,戚家軍在后面窮追不舍,倭寇們就像趕鴨子似的,被趕到了一處,一舉殲滅。
這一次,幾處倭寇被戚家軍追到了興華城郊外。
倭寇為躲避戚家軍,開始攻城,想要進城躲避戚家軍的圍剿。興化縣軍民一心,連同過路的商販都自發登上城墻抗擊倭寇。
就連魏采薇這種江湖郎中也加入了抗倭大軍,她成為了軍醫,醫治受傷的官兵百姓。
外頭炮火、槍聲震天,魏采薇從未有過這種打仗的經歷,她在帳篷里用鐵鉗子摳出傷員身上的血淋淋的子彈,耳邊全是各種慘叫,仿佛身陷地獄。
魏采薇投入的治療傷員,努力忘記在城頭和倭寇交戰的汪大夏等人,默默祈禱他們都不要出現在帳篷里。
不知過了多久,魏采薇在給一個傷員縫合的時候,聽到外頭有人叫道“倭寇退了戚家軍來了”
興化城一片歡呼,打開城門,有百姓出城給戚家軍送飯食,聞到飯菜的香氣,
魏采薇這時才發現自己汗流浹背,餓得快要站不穩了。
戰爭已經結束,傷員還在增加一些輕傷不下火線的人終于放下槍來到這里。
魏采薇匆匆灌下一碗粥,繼續給輕傷員治療。
“禾大夫,快,過來看看我家官人”一個熟悉的聲音聲音響起,是汪大夏,不,是陸纓有事
魏采薇回頭一瞧,見丁巫扶著滿臉都是血的陸纓。
丁巫憂心重重,陸纓糊著一臉血還安慰眾人,“沒事,死不了,皮外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