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巫說道“我來解釋,你臉上有縫線,說話的時候會牽動傷口。”
陸纓點點頭,不再說話,安心養傷。
丁巫對汪大夏說道“現在還不能殺他,因為他已經向鐵牛泄露了順風號商船的貨物和商人,鐵牛知道我們就在興化城。今日我們找經紀租了房子,鐵牛只要稍微一打聽,他就知道我們住在這里,到時候他上來要人,卻看到一具尸體,必會疑心,我們都會遭殃。”
汪大夏一聽,是這么個道理,“可是這個花大郎已經知道我們是錦衣衛的人了,一旦他向鐵牛叫破我們的身份,我們還是死路一條。”
丁巫說道“我有一個辦法,既能向鐵牛交出花大郎,還能要花大郎永遠閉嘴,保守秘密。”
汪大夏“什么法子”
丁巫拿起棍子,先把花大郎敲暈了
到了清晨,倭寇白蓮教已經全面占領了興化城,有兩三千真倭寇,還有約七八千假倭寇也就是打劫同胞的大明人注2。
加在一起,一共一萬多倭寇,這個數字在如今一盤散沙、群“龍”無首的倭寇界已經算是大的了,加上有了富饒的興化城當做地盤,附近被戚家軍打得滿地找牙的倭寇紛紛“慕名而來”,加入了這一支倭寇,迅速發展壯大。
真倭寇和白蓮教一個臉,一個唱白臉,真倭寇打家劫舍,白蓮教過去阻止,然后百姓感激涕零,當場加入白蓮教,獻上吃穿或者財富給白蓮教,算是入會的會費。
白蓮教在城中大街小巷都設了神壇,方便百姓加入,神壇上供奉著白蓮教的經書寶卷,有穿著白衣戴著素冠的教徒念念有詞。
為了保命,百姓們紛紛“入教避劫”,主動獻出禮物,凡是皈依之人,神壇上的白衣教徒會在其姓名和住址寫在一張黃紙上,表示已經是教中人。
百姓出行時拿著黃紙,這就是一張護身符,回家后貼在門上,倭寇看到有白蓮教標記的黃紙,便不會上門侵擾。
但是如果不肯“自愿”加入白蓮教、不肯獻出給“明王”的禮物,這戶人家就被會被倭寇搶得連褲子都不放過,還要淪為奴隸,在軍營里打雜做苦工。
這就是不入教要遭遇的劫難。入教避劫,不入教就會被折磨。
神壇上的禮物源源不斷的運到倭寇大本營,眾倭寇對首領“明王”鐵牛佩服不已原來自創一門宗教比打劫走私還能賺錢啊打劫還要自己費力費心思上門一家一戶的翻檢,但是宗教只需要設一個神壇,教眾就會自投羅網,乖乖的把東西送上來。
鐵牛分文不要,全部分給手下和倭寇了,并且以明王的身份下令,興化城所有的店鋪、集市必須正常開門營業,不得關店,白蓮教會出來維護秩序,沒有人,大家照樣做生意。
只不過,稅收也必須照常繳納,稅銀交給白蓮教,因為現在,是白蓮教保護他們,而不是朝廷了。
鐵牛叮囑手下倭寇“不準再干殺雞取卵的事情,雞每天都會下金蛋,殺雞就是自斷財路。你們只需守好城門,阻止官兵打進來,每天去收金雞蛋即可。”
鐵牛說到倭寇心坎上去了,自從徐海、汪直兩個大海盜相繼死亡,倭寇們一邊搶劫,一邊被朝廷軍隊、尤其是戚家軍追著打。
搶劫的確能夠搶不少好東西,但是戚家軍打過來的時候,只能丟東西逃跑,狗熊掰玉米似的,掰一個,扔一個,搶了好幾年還是很窮,經常有時候飯都吃不上。
鐵牛占領興化城,給倭寇們喘息之機,終于能夠睡個安穩覺了,這種不需要自己去搶,躺在床上就能把錢給賺了的好事情誰不想要
于是乎,疲于奔命的倭寇都擁護明王鐵牛,稱贊他就是下一個徐海、汪直。連真倭寇都加入了白蓮教,大家都想舒舒服服的躺著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