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拿過來。“李九寶面露笑意,這比裕王和裕王妃賞賜衣服首飾更珍貴。張先生叫做張居正,湖北荊州人,堂堂兩榜進士出身,是國子監的司業,有諸多學生,也是裕王府的侍講學士。
李九寶出身低微,幾乎是個半文盲,她努力上進,尊敬有學問的人,自學期間,多得張居正指點,進步飛速。
故,小皇孫只有三歲時,李九寶就將張居正力薦給裕王,給小皇孫開蒙讀書。張居正對小皇孫竭盡全力,甚至親手畫畫,制作繪本,寓教于樂,給小皇孫啟蒙,
小皇孫今年才四歲,就認識好幾千字,能夠自己讀書了。
李九寶打開張居正的字帖,是其親筆寫的模板,要小皇孫跟著描紅。
李九寶極其重視長子的教育,她拿著字帖,親自送到小皇孫的書房,督促兒子好好練字,卻發現書房空空,只有伴讀的太監在清洗小皇孫用過的毛筆。
“三郎人呢”李九寶冷了臉。這個時辰,兒子正是午睡醒來,在窗下讀書的大好時光。
太監連忙回道“方才王妃領著去放風箏了。”
裕王府后花園,隔著老遠,就聽見兒子的笑聲,開心極了。
小皇孫太小,還放不動風箏,天上飄著大蝴蝶、蜈蚣、美人、大魚等等風箏都是侍女和太監所放,呼啦啦飄在空中,把湛藍的天空裝扮的五彩斑斕,很是熱鬧。
花園有一處草坪,綠草如一塊碧玉,上面有各種彩旗小旗和孔洞,裕王妃把一根底部彎曲的棍子遞給小皇孫,教他打捶丸。
捶丸的規則和后世高爾夫球很相似,將雞蛋大小的圓球擊打進草坪的洞里,反復擊打,所以叫做“錘”。
裕王妃將一個捶丸放在小皇孫腳下,指著距離最近、插著紅色彩旗的洞口,“你用這個棍子把捶丸撥到洞里就贏了。”
裕王妃一面指點,一面虛虛揮著手里的棍子。
四歲的小孩子就沒有不愛玩的,小皇孫學著裕王妃的樣子揮桿,一桿進洞。
“進了王妃,我打進了”小皇孫舉著棍子歡呼。
裕王妃命人將另一個球放下來,指著稍遠的一個插著紅旗的洞口,“你再試試這個。”
小皇孫興奮得再次揮桿,這次用力過猛,方向也不對,小球和紅旗擦肩而過,嗖嗖從滾上坡,然后滾下坡,一直滾到一個茄花色水波紋雙膝織金馬面裙前停下。
一看到母妃李九寶,小皇孫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手中木棍落地。
李九寶走過來,給裕王妃行禮。
裕王妃親手扶起李九寶,“你又有了身孕,要好好保重身體,咱們裕王府的希望,全都在你的肚皮上。今兒風大,不在屋里休息,怎么還出來了。”
李九寶說道“下午去書房看三郎寫字進展如何,誰知三郎不在,我就出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