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丁衛國長的七歲時,爺爺丁汝夔一看見孫子,腦子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孫子和死敵長的太像了怎么辦
陸纓和丁巫在邊關忙于事業,兒子丁衛國剛剛滿月,就被奶娘抱到了京城,交給留守老人丁汝夔撫養,成為了留守兒童。
孫子是丁汝夔晚年最大的慰藉,悉心培養,孫子周歲時,丁汝夔琢磨了一籮筐的廢紙,終于給孫子取了個文雅且寓意深刻的名字,預備在周歲宴上公布。
但是兒子丁巫送來了生日禮物,并一封信,信上說,他已經給兒子取名為丁衛國。
保家衛國,就是這么簡單直接,一看就是兒媳婦陸纓取的名字,兒子自幼飽讀詩書,絕對不會取這么膚淺的名字。
丁汝夔一邊暗嘆兒子這輩子都恐怕夫綱不振,一邊捏著鼻子認了。
隔代育兒,自然有些嬌慣,丁衛國長的白胖,圓滾滾的像個湯圓。丁汝夔親自給孫子開蒙讀書,長到五歲,已經能夠認識兩千多個字了,丁汝夔希望孫子將來走科舉,不用像他父母那樣常年在外,在西北喝風沙。
然而,兒子兒媳派人把丁衛國接到邊關去了,據孫子的來信,母親親自教他武功,習武好累,他想爺爺了。
只不過,抱怨了一陣,丁衛國就接受了將來子承母業的現實,寫給爺爺的信開始變了內容,說母親帶他去了草原,去了大漠,每年在各個邊關榷場之間巡視,去了邊關,方知天下偌大,一個書房都裝不下。
如今的丁衛國已經樂不思爺爺了。
兩年后,丁衛國七歲,和父母一起回京,給丁汝夔過七十大壽。
丁汝夔一看寶貝孫子,嚇一跳和他外祖父陸炳簡直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皮膚偏紅,一對又長又細的腿,走路像仙鶴,和過去的圓滾滾白胖子大不一樣了。
“爺爺”丁衛國還記得丁汝夔,像一只利箭似的跑過來,撲到了祖父的懷中。
丁衛國一頭扎進去,差點把丁汝夔的老肺都要頂出來
丁汝夔看到這張熟悉的臉,立刻想起了自己十年死牢的生涯,腿腳不禁發軟打顫,幾乎忍不住叫一聲“陸大人”。
夫妻兩個十年沒有回京城了,進宮面見李太后和萬歷皇帝,詳細交代了這十年西北邊關的變化。
丁
汝夔在家里帶孫子,孫子舞刀弄槍,他一把老骨頭,只有看的份,看到孫子揮汗如雨,很是心疼,“別練了,你娘又不在家,我帶你出去耍。”
丁衛國到底是個七歲的孩子,玩心大,聞言點頭道“好,不過爺爺一定要囑咐別人,千萬別告訴我娘。”
瞧把這孩子逼成什么模樣了。縱使孫子長著陸炳的臉,血濃于水占了上風,丁汝夔牽著孫子的手,上街溜達去了。
兩人在集市看雜耍,吞火的、噴火的、走鋼絲的、玩猴戲的、表演幻術的、丁衛國努力踮起腳尖看著熱鬧。
身邊有個同齡的小姑娘,穿著一身紅,對著親爹撒嬌,“爹,前面擋住了,我要騎在你脖子上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