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預言雖一度摧毀了一名貞靜少女的人生,使得她被當地人看做“魔母”受迫害和疏遠,卻始終未曾廣泛流傳得到世人的普遍重視。直到機緣巧合之下,有知情人突然發現,那預言中“魔母”所生下的孩子,真的成了禍亂世界的魔頭。
是的,便是那則在故事之初便提起的預言。
預言中的魔母,便是生下了魔王的女子。
而告訴魔母“我的孩子是天生星辰所化,必救世間于水火”,于是欣然娶了那個絕望的女人的男人,便是人們尋找的“域外人”。
他是天神于夢中分出的化身天神在入夢前恰觀賞了山河社稷圖,洞曉了圖中世界的末日,于是夢中一點慈悲心化作一個凡人降下,為圖中人間送去了一線轉機。
仿佛正是為對應禍亂世界的“天魔”和拯救世界的星辰之子一般,他們一共留下兩個孩子。
其中之一,已如預言所說,成為了禍亂世界的魔王。
而另一個,則早已被人們以大義的名義,急功近利的逼死了。
人們不甘心燃起的希望被再度掐滅,懷抱著僥幸自我安慰,“死去的少女并非天神的親生女兒,她身上未必背負著預言”
然而原本最樂觀的青年戳破了他們的自欺,他告訴他們,“他曾對我說過,他當年志向不過是令他唯一僅剩的親人生活在太平的世道,獲得安穩的幸福她身上確實不背負任何預言,卻背負著他心上那份救世的慈悲善念。殺死了她,便也將他心口救世的慈悲殺死了。同殺死星辰之子,又有什么區別呢”
“不,一定還有辦法,”人們掙扎著,“我們找一個和他妹妹長得一樣的人”
“住手吧,”青年說,“不要再次弄巧成拙。守住扶危救困者的尊嚴,做我們當做之事吧。”
然而青年自己也很清楚,魔王恐怕當真是拯救世界的關鍵。放棄這條捷徑之后,短時間內他們也很難再尋到別的出路了。
而讓打動魔王的關鍵,也確實在死去的那名少女身上。
找一名相貌相似的少女去欺騙他,一旦被拆穿,勢必更激發他的報復心。
可若是相似的靈魂呢
通過他人對他的記憶和他遺留下的物品,去追溯和再現一個人曾經的愛恨情思、體悟感受,正是青年的專長。
于是為了還原那少女的內心和靈魂,青年開始走訪她曾踏過的每一片土地,詢問她接觸過的每一個人,去尋找她遺留的每一絲痕跡。
而盡管他的戰友們盡力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的局勢還是越來越快的惡化起來。
魔王也未曾停下自己禍亂世界的腳步。
他鼓動和慫恿人內心的惡念,以看他們丑態畢露為愉悅。他惡毒的嘲弄著這個世界,報復著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們,拆穿他們那些站不住腳的仁義道德。
可是,他曾經的朋友說的不錯他的痛苦和憤怒并未得到疏解,他在嘲弄和報復中一次次想起他死去的妹妹。死去的人越多,他便越感到虛無和痛苦。
終于有一日,在親眼見到一場令人不齒的暴行時,他出手殺死了作惡的暴徒。
當他厭惡的轉身離去時,他的袍角被一只小小的手捉住了。
他回過頭去,便看到一個瘦骨伶仃的女孩,衣衫破爛,面容臟污,正用一雙飽嘗驚恐、饑餓的黑眼睛,不安的看著他。
就在他冷漠的回身準備離開時,聽到了一句木訥的、不甚嫻熟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