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兩人,上書陳述自己才不配位,懇請皇帝準他們辭官回鄉。
這一下,真是一巴掌打在了明樂帝臉上。
明樂帝氣極反笑,當堂說道“爾等既不愿做官,這頂官帽還來也好,朕便全了你們的志向。”言罷,遂降旨將這兩人革除官職,以大不敬罪名下了天牢。
如此,也沒人敢再生這個主意,然而整治軍風一事,依舊毫無進展。
朝中一片混亂,太子與幾位親王自也坐不安穩了。
已有臣子上太子府邸,向他求問討教,又或索性挑明要為他效力。
于瀚文哪里不明白,這是要捧殺了他,一如之前他對于成均那般。成了,不過是從龍之功,大家皆大歡喜;不成,你是太子,所有的過錯自然你一人全背。
他也不知這朝中局勢,怎會忽然就凌亂至此,遠遠超出他所能掌控的范圍。
這時候,真要控制局面,那便是要拿出真本事,將事情一肩挑起,并能處置穩妥。但是,他于瀚文從來是明哲保身,坐著指點江山才是他的性格,怎會自己一屁股坐在火坑之上
甚而,他還有點恨于成均這時候還在擠兌他,他為何不自己走出來擔了這些事
無法可施之下,于瀚文索性托病不出,龜縮在太子府邸之中。
除整肅軍隊這燙手山芋外,陜西山西河南三地的蝗災也日益劇烈。
蝗蟲鋪天蓋地的襲來,凡過之處,必定寸草不生。
而當地的百姓,因迷信無知,還將蝗蟲當作神物,向什么蝗娘娘叩拜祈禱,并不肯除蟲滅蝗,地方官員三令五申的禁止,也無濟于事。
這件事,也上報到了朝廷。
明樂帝責問誰肯去治理蝗災,也無人應承。畢竟,蝗災比水災、旱災還要棘手。
朝政如一團亂麻,連著中秋佳節也添了幾分慘淡。
八月十五這日,本該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和親王于炳輝卻宴請了幾個交好的官員貴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于炳輝揮退了伶人,便問道“朝廷如今這個局勢,諸位可有見解”
眾人紛紛搖頭,皆道“如今不是時機,王爺切莫妄動。”
于炳輝見他們并無個確切的主意,便看向司空琿,問道“司空大人,你在翰墨司,往常也最受父皇看重,消息該靈通些。”
司空琿莞爾一笑,陰柔如美玉的臉上,波瀾不起,絲毫不為于炳輝這羞辱之言動怒,他放了酒盅,說道“今時不比往日,皇上如今政務繁忙,在下也甚少得見圣顏。在下所知,與諸位也并無二樣。”
于炳輝聽著,面色頓時一沉。
席上便有人嘲諷道“直白說,你失寵了唄,找么多借口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