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沒有人搬離知青點,但是知青們之間的關系明顯就要疏遠許多,小團體愈發明顯。
古如月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刻符、做竹制用品。
那天小瘋子的大聲宣言在大隊里流傳得很廣,古如月也多了一個外號,那就是“瘋媳婦”。
但是沒有人跑到古如月面前喊,所以她知道有這么一件事情,卻沒法光明正大地反駁,著實讓人郁悶。
胡大娘私底下也找古如月聊過天。
“這種流言蜚語是會傳一段時間,一直到有新的熱鬧替代它。如月,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胡大娘這么多年,什么樣的情況沒見過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若是弱一點的,尋短見證清白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她覺得,命比什么都重要,人活著什么契奇跡都有可能發生。
“胡大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數呢。”古如月從口袋里掏出一支竹蜻蜓遞給胡大娘,“大娘,這個玩具給您孫子玩。”
胡大娘一看到這個竹蜻蜓,“喲,這做得可真精致,古知青,你真是心靈手巧。”瞧瞧上頭的花紋,跟真的似的。
“不難,反正順手做著玩的。”
胡大娘邊給古如月建議道“我看你擅長做這些小玩意,大隊里那些小孩上樹捉鳥、下河摸魚就沒有不擅長的,你可以做些小玩意讓他們幫你忙。”
“這樣不會被叫去大隊批評教育嗎”古如月就算再有本事,也不敢自己給自己挖坑跳。
“這種沒事兒,算是等價交換。”胡大娘拍拍古如月的肩膀,“還有,再過五天就是大集了,你多準備一些,去大集上碰碰運氣。”
古如月面色一喜,“五天后嗎那我準備一下。”
她缺少太多東西了,如今只有寄望于自己的手工了。
“對。還有你們拿糧票去換糧食的時候注意一些,別被坑了。”胡大娘想了想,覺得今天說這事太早,“到時你來找我,我給你細說。”
干了一天的活雖然很累,可是得知了大集的時間,這讓古如月的精神很振奮。
終于能夠逛街了,她都快悶出病來了。
關于大集的事情,古如月沒有瞞著其他知青。
每個知青都需要換糧食,不能再拖了。
古如月直接砍了幾棵竹子,仔細地劈成各種形狀、粗細的竹篾。
竹籃、竹筐這種東西一點競爭力都沒有,所以古如月只能動腦筋,把自己能想到的小玩意都做了幾樣出來。
王洛何編竹籃、竹筐還行,但是讓他編復雜、精細點的圖案,他雙手就打結了。
好在他也不執著自己必須學會,干脆就給古如月打下手。
齊燕燕也想準備點東西去換東西,但想來想去,她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只有千層底
于是空閑的時間,她也拿針線和千層底去找古如月,邊干活邊閑聊。
而林源清自那天說錯話之后,她一直覺得愧對古如月,說話的次數都少了,天天一有時間就往外跑,也沒人知道她去了那里。
至于藍清麗,她依然悠哉悠哉的,每天都在想辦法打聽回城的事兒,要不就是在暢想回城后的美好生活。
眼瞅著還有兩天就到集市了,古如月做了一竹筐小玩意,林源清終于回來了,她帶回來了一把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