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月既然收下了麥乳精,就不會舍不得喝。
早上她通常是最晚起的,不用跟人去擠水池,洗漱完后,她就給自己泡了一杯麥乳精,慢悠悠地喝著。
要看著快要到清明了,古如月也開學一個多月了,對學校和周邊地區差不多熟悉,也適應了大學的生活。
她想起自己來h市之前的承諾過的事兒,要寄復習資料回去。
相比去年通知高考的倉促,今年顯然就有準備得多,起碼書店里能買到不少跟高考有關的書了。
古如月買了幾本,又問余有有沒有認識在高中學校工作的人,想要一些復習資料。
對此,余有非常熱心地表示愿意幫忙。
去年的高考復習時間太短了,許多人都沒準備好,畢竟脫離了學校那么久,許多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而h市當年上山下鄉的年輕人是非常多的,大幾十萬,而去年能夠考回來的人并不多。
所以家長們都很心焦,到處找關系要復習材料,而原本過得戰戰兢兢的那些高中老師,一下子就成了香餑餑。
打倒某幫后,后面就是各種改革,看這兩個月的報紙就知道了。
先是中小學的教育改革,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兩年,秋季入學。
此外,還有科學大會、少年班等等,無一不說明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
古如月還知道,接下去還會有各種變動,比如高考不再看成分,唯成績論,比如大規模的摘帽子、大量增加高等院校等等。
這一個個的政策,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古如月身在其中,到現在依然沒有確立下什么偉大的目標。
從始至終,她就只想要宅。
“余有,謝謝你,我請你吃飯。”拿到那厚厚的復習資料,古如月很是高興,在寄出包裹后,她決定請余有吃大餐。
余有也不跟古如月客氣,“好啊,你要要吃什么”
古如月想了想說“我對h市不那么熟悉,要不你帶我去吧,看你喜歡吃什么。”
“不如我們吃西餐吧,我知道有一家很不錯。”余有想了想說,“我有那邊的券。”
“還有券”古如月驚訝地問,她知道h市的人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券,但去吃飯不是帶糧票嗎
余有偷偷一笑“這是不對外。”
古如月一聽就明白了,那是內部券“行,下午的課比較少,我們下課就走吧。”
余有點頭“我們好好打扮下,如果能穿裙子,那最好不過了。”
古如月擺手“這才四月,冷著呢,以后有機會再說。”
兩人去了淮海路的西餐館,能來這的人,起碼經濟能力都不錯。
古如月沒穿書前也吃過西餐,所以她想常常這個年代有什么不一樣。
面包、烤肉、濃湯、咖啡、香腸等等,吃起來味道還不錯,古如月覺得還行。
不過她看到余有點冰淇淋的時候就不是很贊成了,不過每個人的觀念不同,她也就不多說了。
因為有券,古如月只付了一塊錢不到,不過離開西餐館后,古如月路過小吃店,被那骨頭湯的香味吸引,忍不住又拉著余有去吃了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