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延他們能夠組裝出收音機,說明他們動手能力很強,古如月想,要不要給他們一些提示讓一些電子產品提前問世
不過說起來,她自己本身是個文科生,好像只能嘴上說說,根本就沒法給予實際上的幫助。
說起來,這個年代的娛樂方式太少,廣播相對是比較省錢的了。
古如月宿舍并沒有帶薪上學的人,但別的宿舍有,別人能夠定期出去改善伙食,想去溜冰場、看電影就去,完全就沒那么多顧慮,而更多的人,連吃飽飯都是奢侈。
有了收音機,本來宿舍里隱隱分成兩派的人,關系慢慢修復著,倒是比往常要強幾分。
“對了,哪個爐子我放在墻角,一直都熱著水,誰想要喝就喝吧,不過沒水的時候,記得把加上涼水就行。大家不用跟我客氣,畢竟我們是一個宿舍。”
之前古如月沒注意,直到前幾天她碰到白紅星喝涼水,這才發現,宿舍里八個人,還有人沒有熱水瓶。
熱水瓶并不便宜,而且要票,提開水也要水票,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其實并不只白紅星,許多人都是這樣,湊合著過。
過去那么多年,國家一直在宣傳喝熱水的好處,不要喝生水,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哪能講究那么多呢
古如月的爐子長期熱著,里頭燒著水,一直放著也是浪費,她一個人也用不完。
幾個沒熱水瓶的人都沒說話,她們怎么會不知道喝熱水的好處呢,特別是特殊時期,那真的是難受。
“那炭并不便宜。”沉默了半晌,白紅星輕聲說道。
“那個爐子非常省炭的,你們看到那袋子木炭才少多少再說了,我一直都沒把爐子熄掉,熱水你們不喝的話,隔夜的我都會倒掉,那多浪費啊”
魯春梅說道“那這樣吧,我們用你的爐子燒水,但是輪流幫你提水吧。”
古如月有個水桶,會提水來放著,省得高峰期要用水還要跟別人去擠。
“行啊”對于古如月來說,那沒啥太大差別。
集體宿舍無非就是這樣,大家互相遷就,各退一步,各克制一點,日子也就過下來了。
宿舍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當過知青,關系好了后,大家偶爾也會聊一聊知青的那點事情。
說起來,知青宿舍吵架的事兒才多。
可能是生活沒有盼頭,一點小問題也能升級為大矛盾,明明沒啥事情,也要鬧得人盡皆知。
不過古如月并不喜歡聊當知青時候的事情,不是說她遭遇過什么,而是現在他們還沒到憶苦思甜的地步。
周日轉眼就到了,古如月收拾了下,穿上白襯衫黑褲子,順便帶上一件薄外套,她怕江邊風大會冷。
不過余有就打扮得用心了點,特地穿了裙子,畢竟是跟人見面。
她和余有下樓的時候,羅盛延和李用功已經在樓下等著了,他看到古如月,不由往前走了一步。
“我們走吧。”古如月朝羅盛延笑了笑。
羅盛延點頭,讓兩個女生走在前面,這時,身旁的李用功伸手捅了捅羅盛延,齜牙咧嘴的。
羅盛延伸手拍了他的背部一下,示意他別亂說話。
周日的電車也比平時人要多,他們坐的這一輛車有經過最繁華的地帶,那邊各種商店,人流如織、熙熙攘攘。
古如月不由有些恍然,看到市中心這一幕,誰又能想到這是七十年代末、計劃經濟還沒取消呢
“如月,看窗外,那是s型的人行天橋。”余有拉著古如月,指著車窗外說道。
古如月扭頭看去,這人行天橋確實挺長的,也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