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月回到小院,看到劉緒正在院子里澆花。
兩年過去,劉緒長高了不少,都已經到古如月的肩膀了,他現在還做不到像其他小朋友那樣開朗,但是正常的交流卻是沒問題的。
“師父。”劉緒看到古如月回來,站起來乖乖地叫了一聲。
古如月摸摸他的頭,“澆完花就進來吧,我買半只烤鴨。”
劉緒點了點頭,提著小桶,繼續把院子里其他的花給澆了,然后仔仔細細地洗了手,擦干凈,這才進屋,規規矩矩地在古如月對面坐下。
古如月撈好面才廚房出來,看到劉緒這樣子,不由笑了“一個人在怕不怕”
劉緒搖搖頭。
古如月把兩碗面拌好,小份的放到劉緒的面前,“快吃吧。”
這兩年物價上漲了一些,街上進城賣菜賣米面的農民也多了,時常能買到一些不錯的菜。
因此古如月院子里就不再種菜,改為種花了。
雖然改革開放的口號已經喊了起來,但是還是少見開店做買賣的,仍以公家的多。
不過走街串巷的小販倒是多了不少,到了夏天,最多見的就是載著個泡沫箱賣冰棒的了。
吃晚飯,劉緒去洗碗,古如月就檢查劉緒上午的功課完成情況。
其實這孩子真的很讓人省心,該做什么他自己都安排好了。
兩年的時間,他也把能畫的符都學完了,古如月琢磨著,是不是要教他刻符了。
這畫和刻是有差別的,劉緒能不能掌握,古如月也不確定。
不過她現在比較關心的是蔡教授那本古籍的來處,如果有機會的話,她想去出土的地方看一看,或許會有什么發現。
而此時,蔡教授帶著這本估計,加上兩枚符,一個瓶子,急匆匆地離開,前往h市的博物館。
“老蔡,你怎么急匆匆的有新發現了”一個瘦小的老頭開玩笑地說道。
“確實是大事。”蔡教授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把手里公文包放在桌上,“你們都過來看看。”
蔡教授拉開公文包,小心翼翼地從里頭拿出那個密封袋,露出里頭那本被修復好的古籍。
“老林,你來看看這本書。”
老林以為蔡教授又新得了一本什么古籍,他戴上眼鏡走過來說“什么樣的書”
蔡教授抿著唇說“還記我接到的任務嗎這就是那本書。”
他的話音剛落,其他人都圍了過來。
“這真的是那一本書”眾人都今覺得不可思議,那一本數,怎么可能在短短時間內修復完成的。
他們手頭也有類似的任務,到現在都還沒有頭緒呢。
蔡教授打開密封袋,戴上手套,小心地把那本估計拿出來,放在手心里攤開,“你們看。”
看到封面上的小篆、時間,眾人紛紛戴上手套,近距離圍觀。
半晌,剛才那個瘦小的老頭才說“做個檢測看看。”
眾人聞言,馬上換了個地方,一番忙碌過后,大家驚訝地說“還是古籍,但是看起來怎么真的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