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月背上包,帶上劉緒出門了。
這邊距離故宮有一段距離,而最近的電軌車也要走一段不近的路,她索性就叫了一輛三輪自行車。
接下來要走的路多著呢,沒必要把體力浪費在途中。
如今國營單位還未見大批量下崗,大家還是以進入單位為榮,反而這些個人的營生被看不起。
而回城的年輕人那么多,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找所有能夠糊口的事情來做,先填飽肚子再說,其余的已經無法考慮了。
這輛三輪自行車的車主就是回城的知青之一,老三屆了,怎么努力都沒考上大學,回城后,在家人的幫助下,湊了這么一輛車來拉客、載貨,掙一點收入。
三輪自行車是真的苦,賣的力氣活,但也能糊點口,車主說他寧愿回城辛苦,也不想再下鄉的第二多待一天。
冬天游玩的人少,進故宮很順利,雖然很多地方都不開放,但也足夠師徒倆看了。
師徒倆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細,許多地方的細節特別精細,讓人不由贊嘆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技藝的精湛。
“師父,看這里。”劉緒突然指著一個地方,示意古如月看過去。
古如月一看,臉上不由露出一絲驚訝之色,那竟然有一個基礎的符文線條。
她再仔細觀察,就發現,許多地方都會有符文的影子在,但是很零碎,根本就成不了氣候。
師徒倆來了興趣,觀察得更加仔細了,接下來,他們又發現了一些不成型的符文。
古如月看了有些蠢蠢欲動,想把這些符文給補充完整。
平安符、防護符、防火符等等,當年參與建造宮殿的人也有人懂得符文嗎
因為兩人走得很慢,所以午飯是在里頭吃的,有符在,他們吃的、喝的都是熱乎乎的。
期間,他們碰到有人拍照,請對方拍了幾張照片,付了錢留下地址,或許過個一兩個月就能收到了。
“師父,我們該走了。”下午三點多,天上灰蒙蒙的,風也大了起來,溫度也降了不少,好像要再下雪的樣子。
“等等。”古如月從包里掏出幾塊刻在石頭上的符,用巧勁鑲進了某些不起眼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她能夠參與到這座宮殿的維護與修復的時候,再重新刻符吧。
師徒倆離開故宮,找了一家國營飯店,吃了熱騰騰的湯面,這才回了招待所。
招待所的工作人員看到古如月他們回來了,忙說“同志,請稍等,有人給你們帶了東西。”
古如月疑惑地看她“請問是誰”
“一位年輕的姑娘,昨天來找過你的。”工作人員笑道,兩個都是漂亮的姑娘,真的很讓人印象深刻。
古如月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林源清,她接過那個布袋子,朝工作人員道了謝,這才回到房間。
她打開布袋子,發現里頭有一些糕點、罐頭,還有一封信。
原來林源清昨天得了那么多的符,太過于興奮,折騰了許久,以至于今天起晚了。
她趕過來招待所一看,結果古如月已經走了,她只好留下這些東西和一封信,約好明天見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