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營業執照已經是三證合一,辦理公司的證件也比較簡單,只要資料準備的齊全基本上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領到營業執照。
海岸線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比較順利,基本上走一道流程的事情,出了工商局的葉華并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去物色房子,公司總得要有辦公的地方,到時候還得招聘員工等等。
開創一家公司真不容易,不過葉華樂在其中。
在以前的時候,他也和無數的普通人一樣,為基本的生活而奔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可以說葉華已經脫離了物質層面的訴求,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干的事情,這年頭誰能沒點愛好呢,說的高大上點就是偉大理想了吧。
葉華在商務街逛了半天,尋思琢磨著海岸線科技要做什么都沒有想好,現在就去找辦公樓,租了空著,商都這地價葉華也受不了啊,他現在的那點錢在這座大都會里甚至都不夠買一套房呢。
決定先計劃好海岸線科技做什么,想好開局再做這個打算,搞一家初創公司急不來也不能急,玩真實可不是寫啊。
回來之后家里靜悄悄的,喬薇和藍萍估計應聘都沒回來,葉華來到客廳坐在沙發上,開始思量著海岸線科技做什么產品。
葉華注冊的公司類型并非是互聯網科技公司,都說要玩真實,當然要玩實體,要搞硬件科技了,互聯網公司的利潤的確比實體企業高,畢竟實體大多數都是重資產為主,互聯網企業大多屬于輕資產。
而葉華給海岸線科技的初期定位就是圍繞計算機為服務體,要說是互聯網公司也可以,因為要從事與信息技術相關和軟件開發等領域。
毫無疑問,海岸線科技的定位應該是一家it行業的新創科技公司。
葉華琢磨著,現在的全球it行業,都已經被巨頭所占據,想要從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這個領域出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本上是要踩著傳統的老牌巨頭上位。
在思考到計算機領域,葉華不禁想到了其中一個著名的貝爾定律,當然著不是物理定律或自然法則,而是一種專屬于在計算機領域的特有現象。
貝爾定律說在計算機領域每過10年左右,就會出現一類新的計算機,基于新的編程平臺,新的界面產生新的應用,從而開發出一個新的產業,至今為止it行業都在完美的按照貝爾定律發展。
例如從60年代的大型機,到70年代的微型機,再到80年代的個人電腦,然后到90年代的瀏覽器,最后到現在的云計算移動設備。
以大約10年為周期,每一個新的應用、新的平臺都開發出了一個新的產業,并且在這個產業當中會誕生新崛起的巨無霸。
那么下一個十年會產生什么新的平臺、新的應用,下一個科技巨頭葉華理所應當的想到當然是自己創辦的海岸線科技了。
想到這里,葉華頓時豁然開朗,既云計算和移動設備之后,計算機領域的下一個新興產業必然是基于全息成像技術為核心,產生新的操作界面、新的編程平臺和新的人機交互應用,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鏈。
現在的那些什么虛擬現實vr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在葉華看來都是旁門左道,說的委婉一點也不過是曇花一現,ar和vr技術之所以現在這么熱門,還不是因為全息技術到現在都沒有走出實驗室的緣故。
這是典型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現象。
因為全息成像hd技術能夠做到vr技術和ar技術能做到的一切,但反之這兩者就不行,高下立判。
所謂的虛擬現實vr技術的沉浸式體驗,本身就是扯淡或商家為了噱頭而已,“虛擬現實”這個詞里面都有“現實”二字本身就不可能是沉浸式體驗,真正的沉浸式體驗是要去掉“現實”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