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布出來的合作內容,暴風科技不但要給海岸線科技提供幾乎無償性質的資金支持,以用于全息科技產品初步商業化,還給了海岸線科技一片市場,這片市場就是暴風私影。
私影業務暴風一直在做,而且還做的挺不錯的,就是規模沒有上去,在這個領域是有業務的,不過私人音影這個業務只是作為馮總講的生態故事的其中一個小鏈條,是個小副業而已。
但現在暴風科技直接選擇壯士斷腕,把原本的副業當做了核心業務來做,這直接導致海岸線科技能夠有一片市場可立馬盈利,而作為回報,海岸線科技賣給暴風私影的全息放映設備幾乎是象征性的賺一筆。
沈陶力被這倆家公司“狼狽為奸”之舉和做出來的這些“茍合之事”給氣的牙癢癢,但氣了之后也很是無奈,對于海岸線與暴風之間的“媾和”,可以說是歪打正著,正好互相抱團取暖各取所需。
暴風科技敢這么,毫不猶豫的押注是因為私人影院這個行業目前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而且是朝陽產業,只要不是爆發戰爭,娛樂行業永遠都是朝陽行業。
這些年不僅僅是暴風,國內諸多掌握海量正版片源的在線視頻網站都開始悄然入局私人影院,像愛奇藝的“一起看微影院”就已經在國內遍地開花,這也是在線視頻網站線下拓展流量的一個重要方式,直接投資院線影院的成本顯然過重,而私人影院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些現象都說明這個產業是正在國內興起的朝陽產業,但真正促使暴風科技全押注這個產業還是在于海岸線科技在私人影院這一塊的獨家技術支持,這足以讓暴風在這個領域迅速成為龍頭,而且是全球性的龍頭企業,基本屬于贏家通知的一種局面。
這也是暴風科技的市值應聲暴漲的最大原因,資本的眼觀和遠見,對未來的預測是一般人不能比擬的。
“真是千算萬算,到頭來還是百密一疏。”沈陶力無奈的長長嘆息了一口氣,資本也不是萬能的。
這么短的時間內誰能想到暴風科技會半路殺出來,要是早知道存在這個變局,那就給暴風科技投個幾千萬讓那個姓馮的去折騰,乃至融他幾個億都可以,各大vc一塊出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說這些都晚了,木已成舟,而且暴風科技也會借這個機會強勢回歸,說什么都不會放棄這么難得的機會。
沈陶力也算是想明白了,自己乃至整個vc圈的人都小看了葉華,他們原本以為對方會去找銀行貨款,預測年輕的葉華會占著他掌握了高科技而有恃無恐,到時候直接通過市場手段的運作讓他的產品賣不出去,產品積壓在庫存里,無法回籠資金,坐等他面臨銀行違約與接受資本入場這兩大選擇。
沒想到對方雖然年紀輕輕,居然這么謹慎,找了這么一條破局之策,起碼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找到了暴風科技破解這個困局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但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對方掌握了核心科技,掌握了主動權,資本的力量固然強大,但還沒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葉華掌握了這么大的主動優勢,謹慎而眼光獨到,總會被他找到突破口。
說來說去還是小瞧了,被他過分的年輕外表給迷惑而輕視了他,沒想到這是個謹慎的小狐貍。
這么一陣梳理下來,沈陶力也就釋然了,可還是不甘心,資本又怎可能會甘心?投資不了海岸線科技損失的可不僅僅是沒能從海岸線身上獲得利益分享,還會損失已持有的既得利益。
別的不說,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海岸線科技沖垮了當下的有屏顯示行業,重塑整個行業洗牌一次,那么對于傳統顯示屏的企業而言就是災難,而握有這些企業的股份的投資人,利益就得受損,而損害的利益毫無疑問會被海岸線科技奪走。
這才是最不能忍的。
另一邊,葉華同樣也在關注暴風科技的市值及其相關的新聞,在看到市值暴漲之后,總算是松了口氣,盡管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只有真正的事實發生了才讓人踏實,開局最難的這一關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度過的可行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