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葉華也沒有太過于糾結,錢是賺不完的,權當這個付出是給海岸線科技艱難開局埋單的。
即便如此,掌握核心技術壟斷的優勢,走大眾路線也依舊是大賺,這可是一筆152億美元的超級大肥單。
而根據協議內容,這筆合同大單,產品采購方的院線公司提前支付6000萬美元的定金,這筆錢就是海岸線科技用來外包代工產品的支付,因為海岸線科技沒錢,雖然暴風科技砸了15億過來,但那筆錢只能用來為暴風私影提供產品供應的,是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
所以,只能再次使用空手套白狼的路數了,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作為擔保方的迪士尼要為院線公司負責,承擔相應的風險,而且這6000萬美元是定金而非訂金,簡單來說訂金是可以退的,如果存在違約,需要按違約責任賠償,而定金的話,一旦交了就很難再退了。
假如葉華跑路了什么的,海外的那些院線公司就只能去找迪寶寶算總賬了。
要知道,2012年老王以26億美元并購全球第二大院線公司ac院線100股權、承擔其全部債務,并投入運營資金5億美元。
這次152億美元的大單,對于院線公司來說沒有保障是絕不可能會冒險的,要不是有華特迪士尼這樣的超級巨頭做擔保,院線公司才沒這個膽子,一個不慎那是會破產清算,把底褲賣了都賠不起。
152億美元的確是個難以想象的天價,但和華特迪士尼的鯨吞福克斯的手筆來看,簡直小菜一碟,也就賽格牙縫的事情,去年7月27日,紐約市中心希爾頓酒店里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會議,股東投票持續了十分鐘,總價值851億美元、角力了八個月的迪士尼并購福克斯的交易塵埃落定。
152億美元與851億美元一對比,連這只米老鼠的零頭都比不上。
相對來說僅僅是6000萬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和白白浪費一段精力,這點損失和風險相較于其超高回報,對于華特迪士尼來說,完全有足夠的理由承接下來。
152億美元的合同大單,可不是說簽訂了之后就砸過來,海岸線科技想要拿到這筆收入剩余的146億美元,需要等到2020年的10月份,由華特迪士尼直接一筆賬全額交付,這才是真巨頭,15億美元左右的現金流隨時都可以掏出來。
合同簽下之后,葉華首要的事物就是組織公司尋求代工廠量產全息放映設備了,幸好計算全息設備的產品核心不是硬件本身,而是軟件上的曲徑算法,這才能實現全權交付代工廠做產品,如果是關鍵的核心科技在硬件上面,那就必須要自己建立生產線,一整套的硬件防泄密流程、相應的專利申請等等,想要在2020年10月份完成合同要求是絕對不可能的。
葉華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單子下放給代工廠,然后等代工廠把合格的成平量產出來,再然后要做的就是給主機“裝個系統”而已,真的就是這么簡單,這套流程的成本支出幾乎可以忽略,因為軟件上的技術和工作只是拷貝就可以了。
而這筆交易合同簽訂后的第二天,華特迪士尼在大中華區的負責人便召開了記者會,葉華代表海岸線科技,張志中代表迪士尼,另外出席的幾個外國白人面孔便是北美的幾大合作的院線公司,以及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一同出席,正式對外公布了這次合作的相關內容。
一時間,全網轟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