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第三方機構的大數據分析確實有點東西,與實際數據相差僅有8億元。
但另一份數據同時公布出來更是亮眼,海岸線公司在今年2020年截止目前,創下了92億美元的總營收,匯率兌換過來就是630億元。
不過第三方的預估還是保守了,因為海岸線公司的實際營收是6605億元(965億美元)。
在這筆965億美元收入中,主要囊括了華特迪士尼那筆152億美元合同,去年就已經坐定了的一筆巨額收入;最近這段時間的482億美元;以及其它銷售額總計332億美元。
而代表“其它銷售額”的這332億美元里,囊括了后續出貨的全息電影放映設備,其他院線公司單筆采購額不超過1億軟妹幣的小微量采購、暴風科技的采購、地產商等等方方面面的銷售。
其中不得不說程陽澤,隨著他加盟海岸線公司并空降到銷售部一把手位置后,率領海岸線的銷售團隊瘋狂跑業務,像不少的地產商在他們的推銷下就進購了全息設備應用于樓盤模型。
程陽澤率領銷售團隊為公司增加了額外21億美元的銷售額,,可以說,把這位內衣男士挖過來,絕對是賺大發了。
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是以營收來算的,海岸線公司現在的營收連世界五百強的屁股都摸不到。
但是如果以企業利潤來排名,榜首毫無疑問是蘋果公司,將近500億美元的利潤不是蓋的,而海岸線公司竟然能夠擠入百強行列,這才是它為世人所關注而成為焦點的最大因素,已經足以擔當得起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之一這個名號。
全世界都知道高科技企業賺錢,但海岸線公司的這種賺錢能力,簡直跟搶錢沒有區別。
根據第三方的分析機構聲稱,以海岸線公司當下的盈利能力和成長空間,按照科技公司的市盈率估值,海岸線公司現在的估值應該是1800億美元,有一位華爾街的權威分析師對其估值突破了2000億美元,更是樂觀的預估以海岸線公司的成長速度和未來的愿景,三年之后的市值可能達到4500億美元,完全能夠與世界前十大上市公司處在同一個梯隊。
這就是全息科技的未來,而至今為止,只有海岸線公司掌握了這個未來。
但這位分析師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文章里用“痛心疾首”的表示,海岸線公司如今資金充裕,上市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低,華爾街可能錯過了史上最大的投資,也是無可估量的損失。
外媒的消息傳到國內也是在互聯網科技圈刷屏,而一些無良自媒體或營銷號為了博取眼球則是偷換概念,斷章取義,各種玩標題黨吸引流量,例如:
「震驚!這家公司被華爾街大佬估值4500億美元!」
「驚呆!被華爾街史無前例地估值4500億美元?國內這家科技公司你不得不了解。」
「剛剛!這家科技公司的一份營收數據的報告引起全球科技圈熱議,它是…」
……
太多這樣的標題黨了,什么“驚呆體”、“剛剛體”、“瘋傳體”、“神話體”、“哭暈體”、“嚇尿體”、“崩潰體”、“慌了體”以及久經考驗都特碼快成經典了而又屢試不爽的“震驚體”等等等……
這段時間便有無聊的吃瓜網友收集了一下網絡在上僅與海岸線公司有關的自媒體文章的沙雕標題,什么微軟嚇尿了、三星嚇傻了、lg嚇呆了、京棟方慌了、硅谷震驚了……
搞的無數網友生無可戀。
網友:震驚!震驚!天天震驚,特碼怎么不嚇死你!
→_→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