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還是做出了選擇,以如今華夏人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對比美國國力衰弱,前者又是亞洲國家,真的要押寶,華夏人這邊似乎才是未來。
對于華夏來說,這只不過國內一家高科技公司一筆149多億美元的交易訂單,即便不能說是可有可無,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50億美元不到也不是什么破天荒的大單。
但對于迪拜乃至整個阿聯酋來說卻無比重要。
不過迪拜方面這次豪賭了一波,因為不論是葉華承諾的新型海水淡化系統,還是全息科技,對于迪拜乃至整個阿聯酋都是少有的歷史機遇。
但迪拜也是留退路的,如果美國人施壓,這事兒真的來了,第一步先把鍋甩給華夏人,讓老美去跟華夏人論事,理由也很簡單,想要阻止就得從根源上解決,那就是華夏人,這個阻止不了毫無意義,你不能拿小弟撒氣啊。
而“禍水東引”的迪拜則選擇裝可憐。
迪拜相信美國人也很清楚這一點,老美也是有顧慮的,一來阿聯酋本身就是美方在中東地區的重要伙伴,二來這么做了也會被扣上“打壓經濟”的帽子,老美有航母大法,拳頭硬可以不在乎,但師出也得有個名啊,其他小弟都看著的呢,人家阿聯酋也沒有犯事兒,真這么干了只會加速大哥與小弟之間離心離德。
而迪拜也預想到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美國人不管了,你敢跟華夏人合作,就經濟制裁你,乃至金融制裁你。
那迪拜果斷認慫而中斷與海岸線合作,沒辦法啊,爸爸就爸爸,畢竟,機遇雖好那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啊,美國爸爸到底還是實際上的全球老大,不認慫的像卡大佐老哥、煞達姆老哥都gg了。
那這個結果,海岸線公司和華夏人肯定不樂意了,尤其是葉華多半會被氣吐血。
迪拜也想到了這一點,花錢消災。
交易合同上的協議條款的違約賠償可是高達45億美元的天價,一旦單方面違約便是現金賠付。如此一來,就算合作不能達成,海岸線公司依舊能夠在迪拜這里狠狠撈一筆,有了這份保障葉華才安心,他也不傻,和外國人做生意心眼留越多越好。
這樣美國人搞定了,華夏人也不會鬧,事情就這么結束了。
只是,這種結局是迪拜最不想要看到的,因為血本無歸啊,等于所有的風險全部自己接盤,什么都沒撈到不說,還要陪45億美元天價,那吐血的就是迪拜了。
但還是做了,風險與收益并存,就算血本無歸賠本賣吆喝,那也虧得起,不就是45億美元嘛,土豪表示這錢也不是很多。
不管怎么說,這筆交易合同是簽下了,149億美元,兌換本國貨幣就是超過1000億元,這一單就達到了今年海岸線公司10月份以前的總營收,還要多300多個億啊。
這一趟迪拜之旅,葉華毫無疑問是最大贏家,就算這筆買賣做不成了,也能白白的撈到45億美元,說不定還外帶一個異域公主,人財兩得,穩賺不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