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葉華情不自禁的長吐了一口氣,笑道:“北美市場穩了,穩了,穩了,做了這么多的戰略布局,為的不就是這個結果嗎?皆大歡喜,任老爺子說的對,利益這個東西到底還是越散就越多。”
反應過來的葉華,這個消息對于他來說簡直太提神了,現在看來,和海岸線公司捆綁的盟友們鐵定影響了其內部決策,一個是半導體工業、一個是汽車工業,涉及到了各大財團的既得利益,他們組建的游說集團強大的影響力,葉華并不會懷疑多少,顯而易見,這是美國的商業利益集團獲得了勝利。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發現了美國真正病在哪里,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美國現在在全世界橫行霸道是以喪失內力為代價,這顯然有崩盤的一天。
他的大轉變在葉華看來雖然感到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這符合他商人出身的作風,做交易出身的這么一個人,交易,那就是獲得實實在在的好東西,整一些什么許諾之類的虛頭巴腦的東西在他這里行不通。
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是奔著事實去干的,外界把他當做一個毫無邏輯目的可言的任性行為,但事實上呢?
恰恰相反,給米國的企業減稅、補貼;廢t、廢ti、各種退群等等這就是一套三板斧啊,簡單粗暴,卻也超級管用,而且邏輯性和目的性不要太強。
這一套三板斧下去,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驅動制造業回流北美本土,世界上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都不想管了,或者暫時管不了了,現在只想一心一些把內家功夫修煉好了,而練好內家功夫為的是繼續去世界上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表面功夫在花俏,一時半會兒能唬住人,久了可就不行,最終還是拼內力的。
而內力是什么?
當然是工業制造了,尤其是高精尖工業制造。
喬薇看了眼葉華,見他擰著的眉目逐漸松開了,似乎已經結束了思考,便問道:“你認為這次美國人的態度大轉變,對國際貿易格局有什么重大影響?”
“影響?”葉華一聽想了想,然后說道:“當然是老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修內力,當然這個時候的美國人應該會從開始的對全球化不感冒變成支持全球化了,著瞧吧,他對全球化的態度一定會大轉變的,因為他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制造業外流,而一旦有一股新的力量驅動制造業回流,那他反全球化沒了意義,所以全球化會進一步持續,不搞跨國貿易,沒有全球市場那些大公司回去了也是一個死,所以全球化肯定不會因為制造業回流而出現反轉、退潮。”
“可是……”喬薇試圖理解他的戰略,但她發現越來越不理解了,“制造業大規模回流,意味著全球配套的供求關系發生根本性格局的轉變,這應該是全球化退潮現象啊,那天你的演講……”
“道理很簡單,全球化若是退潮,跨國公司第一個不答應,跨國貿易一旦停止,緊隨而來的就是……”葉華嘿然一笑,從辦公桌里出來。
“戰爭……”喬薇言簡意賅的自語,參考一戰、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就可以預測推演。
葉華來到了一面墻下站著,凝望著世界地圖說道:“全球化不會退潮,只會加深,因為全球市場沒有憑空消失,供求關系發生轉變但不意味著供求消失,兩者夠不成因果關系,真正的變局是全球化的驅動力轉變了,”
收回目光,葉華轉身看向優雅地坐在沙發上的喬薇,道:“以前的全球化是靠低廉勞動力和外包作為核心驅動力,未來的全球化是靠消費市場作為核心驅動力,有跨區的大市場就必然催生跨國貿易,現有的消費市場,還有諸多的新興市場國家,所以全球化非但不會退潮,反而會加深。”
“否則,全球化要是真的退潮,首先全球半導體工業就得集體歇菜,美國人傻啊,半導體這塊是他的利益大頭,全球半導體產業一歇菜可不是一個行業受到波及那么簡答了,那波及的可就是全球各大電子產業和向關聯的產業,那整個世界就亂套了,這個光是想想就超級恐怖,美國人都會后背發虛的。”
“外界那些媒體和磚家整天誤導人,各種說他是個反全球化的急先鋒,甚至瘋癲化。這才是最大的誤判,我不是吹捧他來彰顯自己特立獨行,而是正視他,正視他作為一個精明的高手從而評判他,要知道,看不清對手的出牌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