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當葉華在琢磨著得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倆個敗家娘們這一趟花出去的錢賺回來時,在計算這道數學題的時候,葉華還沒把題目讀完,公司已經產生了比這多十倍以上的流水了。
那還算個球……
葉華很社會的聳聳肩,仿佛在說,不就是小錢錢嘛……
和叔準時的送來了一份紙質的《新聞午報》給他,打開報紙,頭版頭條的一片文章吸引了葉華的注意。
標題是:『世界真的變天了,你還沒看懂嗎?』
葉華粗略的一掃內容,目光略顯驚訝,旋即從頭開始閱讀這片文章。
「全世界的商業大佬們似乎都熱衷于講生態體系這個故事,筆者認為大佬們講的這個故事的內核其實就是“平臺+個體”,每一個個體都被平臺時刻監督,阿哩可以關閉一個掏寶店、滕迅可以封掉一個自媒體、蚪音可以封殺一個網紅、起典可以封殺一個作者或網文(s:這里叉個腰,皮一下,莫名就有點慌)、嘀嘀可以停止一個司機的id……等等等等,只要這些各行各業的頂尖巨頭們認為違反了他們的規則,他就可以隨時并不費吹灰之力的捏死你,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在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所謂智能化時代的背景下,我們作為普通人都是透明的,都在不停地果奔。」
「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個行為,都被精準的數據完整的記錄下來:你和誰通過幾次電話?說了什么?用了哪幾個a?在社交軟件上聊了什么關鍵詞?網上買了什么東西?住了哪里的酒店?乘坐哪一班高鐵或飛機?去了哪些場所?等等等等,這些全部都被記錄了下來,形成了一個個id的行為軌跡呈現在大數據之下。」
「不要以為在網上口嗨可以安然無恙,或者不要以為你住酒店的時候沒有登記,亦或者大寶劍的時候,再或者你坐車時沒有買票,就查找不到你的信息了,要知道有一種人工智能技術叫人臉識別系統,當你進入酒店和車站或者什么會所之類的那一刻起,你的行蹤就暴露了。」
「不要以為你藏起來就沒人知道,只要你打開手機,基站就可以迅速獲得你的方位角,通過手機信號就可以快速精準的算出你和基站的距離,當兩個基站同時工作的時候,就能精準的確定下你所處的實時坐標。」
「所以,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們千萬不要再以為自己每天做的那些事情沒有人知道,其實只要到了關鍵的時刻或者必要之時,這些都可以被隨時調取,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的我們,都是大數據的一部分。」
「人類正從“蜂窩”時代進入了“廣場”時代。」
「所謂“蜂窩”時代,是指沒有互聯網、沒有大數據、沒有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傳統年代,那時候的社會結構就像一個個小蜂巢,我們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或聚焦了什么樣的人,這就很容易造成凌亂的個體和小群體,而管理者無法掌握所有人的習性和行為,就會給投機分子和犯罪帶來各種便利。」
「而所謂的“廣場”時代,是指有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讓人類的一切都被串聯并呈現了出來,如今我們的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工作和生活,每個人都在無形中被監督,社會的邊界和籬笆越來越少,甚至無邊界,流動性和協調性也大大增強。」
「這就好比復雜暗淡的夜空,一下子變成了朗朗乾坤,昭昭日月。」
「沒錯,這個世界變天了,一切都明朗了。」
「但是邪惡就真的徹徹底底的消失了嗎?這個世界真的就如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明朗了嗎?」
「筆者認為,這恐怕要打個很大的問號。」
「一個頗具哲學的問題,如果沒有了黑暗,何以襯托光明?如果沒有了邪惡,何以襯托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