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公司總部,高級會議室。
“這一次蘋果公司等高端制造鏈都遭到重罰,老美在大中華區的高科技公司恐怕要重新評判權衡,尤其是蘋果公司,這一波補繳庫克估計嚇破膽了,鐵定要搬廠回北美。”
“看來如葉總預料的無錯,高端制造業回流本土的驅動力已經啟動了。”
“蘋果公司如若把工廠搬回北美,運營成本勢必大幅度上升,其高利潤將會遭到不小的打擊。”
此時,會議室里葉華坐在首席的ceo位置上,喬薇、何昊等一眾高管也都全部在列,近期發生的大事情,可以是說驅動的源頭就是在海岸線公司了,真正的弄潮兒在這兒呢。
葉華環顧一周,與會的高級管理層都頗為輕松,聊起最近蘋果公司這些美國高科技企業里外被坑,都是頗為幸災樂禍的。
說起來,庫克是一萬個不愿意把廠搬離大中華區,如果搬走,除了回北美就別無選擇了,歐洲大地的工業基礎可以,但那樣做為什么不搬回美國嘛,成本都差不多,歐洲甚至比北美的人工成本都貴。
至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成本的確低廉,但他們的工業基礎設施根本就沒有能力消耗,真要把生產線搬遷到那些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去,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用?
那么只有一個選擇了,回美國去!
不過葉華很懷疑,美國人能有那個吃苦耐勞的精神?說不定到時候北美工廠里面的工人都是華人,因為歐美人絕對受不了那種苦累的工作。
到了這個時候,庫克或者說蘋果公司這些內部的大佬們要是還不清楚這是一個唱雙簧的戲碼,那干脆一頭撞墻得了。
當初,庫克和蘋果公司內部的分析團隊都在絞盡腦汁的分析,為什么華夏人這么果決的把美國的高端制造趕走,底氣是來源于何處?
庫克就在換位思考的想,蘋果公司如果把生產線撤出大中華區,那這個空缺誰來彌補?補不上的話,那原本依附在蘋果供應鏈上的成千上萬供應商都得餓死,進一步導致失業加劇。
這一點也是庫克明白這些年來為什么雙邊貿易糾紛不斷,而華夏人始終沒有把大棒揮到蘋果頭上的真正原因,但是現在,這根粗大的棍棒直接打來了。
這個信號讓庫克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華夏人找到替代者了,可以補位蘋果公司或者美國高端制造撤出大中華區后的承接者。
當庫克把思路轉移到這個層面的時候,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能替補蘋果公司空缺的,當前只有海岸線公司有這個實力,因為hc具備承接蘋果工業鏈的實力,2000萬套hc設備能夠直接產生超過9000億元的產值,對于那些失去了蘋果客戶的供應商們而言,能夠立馬更換設備轉投到海岸線公司旗下,為hc供貨。
盡管這會有很大的成本投入,但由于hc的訂單量大,甚至接海岸線公司的單子比接蘋果公司的單子利潤還高一些,且不愁沒有活兒干,那意味著廠商的老板們就敢投大把的錢進去進行更新換代轉型,沒錢可以去找銀行貸款也行。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庫克知道蘋果公司已經沒有了談判的籌碼了,只能認栽認宰,栽在北美當局的陰招上,還要被華夏人挨一頓痛宰,庫克的心是真的痛的不要不要的。
“蘋果搬遷生產線是必然的了,本來把工廠搬到大中華區是因為減少人工成本費,結果這么一波罰單下去全打水漂了,庫克肯定受不了。”會議室里,葉華微笑道:“所以我們要抓緊接手蘋果公司留下來的這份‘遺產’,何昊,這個你來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