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杰等三位學者教授聽了葉華這番話,過了片刻,丁毅教授便好奇的問道:“葉先生,你的公司要在中東地區做什么性質的跨區貿易?電產品還是其它?讓我們做這樣的課題項目研究,還得需要知道你要去那里做什么生意,不同的參量會產生什么地緣影響都不盡相同。”
陳煊老教授點點頭的補充說道:“如果只是做電產品,問題應該不大,甚至沒什么好研究的,除非是設計軍工類別或是要做能源生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時,葉華笑道:“電產品當然要做,迪拜那里都已經簽了大單子了,包括但不僅限于此。我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海岸線公司如果為中東國家提供海水淡化設備,會帶來哪方面的影響。”
“海水淡化?”三位教授學者面面相覷。
見狀,而葉華補充道:“我公司目前正在開發的一種全新的海水淡化系統,這種新興技術是不需要消耗能源的,同時也不需要配置大型設備來產生強大電場,可以使海水淡化過程中更加便捷有效……這么說吧,中間假如是我們提供的海水淡化系統,左邊是海水,只需要自然流過中間的這套設備,右邊的水就能直接飲用。”
“什么?”
此話一出,把三位老教授都震驚到了,丁毅在震驚中忙問道:“真的有這樣的技術設備?”
葉華點點頭,肯定的道:“已經具備大規模應用的能力,這一點我可以給出肯定答案,時間問題而已且不會太久,今年結束之前必然能實際應用。”
李明杰驚嘆的說道:“這項技術太關鍵了,別說對中東地緣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就算是我們國家北方也大面積缺淡水資源,有這種海水淡化技術,那國家的大華北地區缺水問題將徹底被解決,直接從渤海汲取海水淡化即可。”
相比較三位學者初次知曉而帶來的震驚不同的是,葉華頗為輕松,笑道:“所以這次我需要三位做這個課題項目,說的精確點就是這套海水淡化系統在商業化的過程中會遇到的一系列重大挑戰,國內的,尤其是國外特別是中東。”
三位老學者頓時面面相覷,私語交談著,過了一會兒各自都點點頭,葉華倒也很有耐心。
“老陳你確定嗎?你這身子骨……”李明杰一聽欲言又止,陳煊老教授郎爽的笑道:“我身子骨好得很,歐洲考察的事情我去就行了,折道去一趟儀色列最后在回國交流細節,國內的課題交給你們二位,我輔導,國外的課題我主導,你們輔導。”
聽著他們三位的討論,葉華怪不好意思的,畢竟都一個個上年紀了,笑道:“此番課題項目,我準備撥2000萬,如果不夠可以跟我的助理喬薇談,他也是小組負責人。”
三位老學者一聽驚訝萬分,而丁毅連忙說道:“2000萬實在是太多了,200萬可能都用不到,我們做地緣經濟學術的不比燒錢做科研,要不了這么多項目經費的。”
葉華這么一開口都連連說太多了,不過這也讓他更加欽佩這三位老人了,這才是真正的學者,一心一意做學問,淡泊名利的。
他們其實真不在意金錢名利,衣食住行什么國家包分配,物質上都不缺了。
在葉華眼里,別說200萬,就算2000萬在他現在的財富概念中就和普通人的20塊沒差別。
“200萬可不行,就說陳老要去中東那樣地方,必要的安全保障必須要到位,做實地考研是需要錢的,就這么定了。做這個課題項目的經費上要是有任何需求,直接找喬薇就可以了,公司不差這點錢。”
三位學者聽到葉華拍板決定了,也就沒有多說什么,反正到時候預算有結余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