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的上百位半導體企業的老總與坐在旁邊的友商們面面相覷,心中思量不斷,逐漸再次看向中間區站著的年輕人。
葉華一番慷慨陳詞,可謂是豪氣蓋天,年輕人聽了多半已經熱血沸騰。
不過坐在這里的一百來號人基本都已經年過半百了,葉華的這番話盡管能夠讓他們的內心產生波動,但也不至于熱血澎湃的地步,年齡、事業、經歷已經過了幾句話就能讓他們激起熱血沸騰到沖昏頭腦的地步了。
葉華說的很有氣勢,但氣勢這個東西只能唬唬人,關鍵時刻還是要拼正面接觸時的硬實力。
不過在場的大佬們雖然不會那么輕易的在心中產生滌蕩,但葉華說的這一切他們也無從反駁,從中興到華為再到現在的海岸線,乃至今后的另一家展露苗頭的ict上游企業,必然會遭受相同的打壓命運。
海岸線的遭遇,也讓目前從事國內半導體事業的老總們徹底看清楚了美帝的用心,幫他打工、幫他賺取高利潤沒問題,但只要想搶他們的高利潤,說翻臉就翻臉。
正是因為這樣,近些年來的困境里國內許多的半導體企業和企業家們在痛定思痛,首當其沖的就是華為海思了,單單是在芯片研發領域,每年都要扔進50多億美元進去燒,而且是本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打水漂也得投入。
事實證明肯投入、能堅持是有回報的,近幾個月來華為的芯片捷報連連,其所主打的麒麟芯片高調亮相至今以來,其性能已經足以與高通的高端芯片具備一戰之力。
但是,華為和部分國內的半導體公司有所突破也固然喜人,但要放在整個ict這個大的框架領域中,這些突破又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會議室里安靜的氣氛持續了較長的時間了,過了片刻何總開口說道:“葉先生,半導體事業急是急不來的,外界對華為的贊譽言過其實了,我們并沒有在芯片這方面感到滿意,其實華為也是部分芯片自己設計,仍然要加大芯片基礎科技領域的研發投入,基礎科技的建設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我們與美國人之間的差距,估計在未來二三十年甚至更久都不能消除,華為在半導體事業上默默前行了15年,依舊還是個嬰兒。”
聞言,葉華微笑的點點頭表示認同,又說道:“當然,必須要正視美國人在半導體事業上領先世界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股市為了圈錢,夸大太多了,科學當然不是一蹴而就,還要腳踏實地的鉆研才能實現真正趕超對手,狹隘的自豪與盲目只會害了自己。”
眾人默默點頭,不過這時葉華頓時來了個轉折,輕松淡然的補充道:“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不僅僅是華為,我們國家整個的半導體事業其實已經度過了初期艱難的發展階段,像華為每年都做好準備浪費掉數十億美元死磕芯片,即使成功率比較低,但也不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