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葉華強有力的將整個半導體聯盟的最尖端人才整合一起,組成了一個天團級的助研團隊,其他的半導體公司旗下壓箱底兒的人才都借給他使用了。
而研究基地就在紫峰研創中心,向元生對葉華交代的任務也都完成了,研發中心建立完成,如今助研團隊也已經基本就位,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全力攀科技了。
不過葉華并沒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科研團隊上,因為海岸線公司的麻煩可是還在的,并沒有因此消失,他雖然不擔心,但現在的情況是,海岸線的危機時刻還沒有解除,反而越來越兇了。
尤其是在宣布這個全新的半導體工業聯盟的誕生,外人看在眼里以為葉華是要徹底和硅谷、和美國的合作伙伴翻臉的節奏。
國內外的媒體都是大肆渲染涌鎮k硅谷、華夏半導體k美國半導體、翻臉、火力全開、不自量力、新王登基、王朝永固等等一系列的措辭。
搞的吃瓜民眾看到這些消息,好像雙方徹底鬧掰,要互相死磕的節奏。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影響到葉華既定的安排。
接下來的時間,他頻繁的在商都與紫峰研創中心兩地來回跑,葉華是有點壓力的,畢竟被視為全村的希望啊。
盟友們都認為即便是有葉華牽頭,半導體事業就算誕生奇跡,也得需要個三年,甚至五年才有所突破。
畢竟集成電路真的太復雜了,制程工藝的要求也極為苛刻,華為在15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集成電路了,但直到當下才初見成效,那還是在平均每年都砸進去三五十億美元的研發經費燒出來的情況。
其他的國內半導體公司一年的營收都不及華為海思在半導體研發投入的一半,甚至有的半導體公司在國內屬于頂尖但營收只有三四十億元。
可見半導體這個關卡是多么難闖過去了。
但是葉華的企圖心之大是所有的盟友們做夢都不敢想的,因為他的心里預期是半年左右不但要獲得突破,而且還要能夠接上為市場供貨,也就是在hc使用完最后的家底兒之前,能夠接上芯片供應。
葉華沒有告訴他們自己定下的目標,因為他這個目標實在是太夸張了,說出去反而會讓合作伙伴們覺得你不靠譜,畢竟半年就想搞定,這跟開掛有什么區別……
……
當今世界上的集成電路器件的基礎材料來源是硅的應用,但葉華放棄了硅的應用,而是選擇了一種全新的超級材料——錫。
確切的來說是二維錫烯材料。
錫的超導電性已經被發現一百多年了,但這個現象僅存在于白錫(β-sn)中。
錫的另一個常見的相是灰錫(α-sn),它是半金屬,不具備超導電性。
近些年,人們才意識到灰錫是一種拓撲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