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興和華為,現在海岸線和ict俱樂部,他們的遭遇給那些唯市場論者,開口閉口融入國際之徒狠狠地上了一顆,臉都給打腫了。”
“從歷史上看,凡是國家崛起,都是先把自己的工業做強做大,而后融入國際潮流,沒有任何一國是先融入國際潮流,而后把自己的工業做大做強。英國人為了保護本土紡織業發展,武力摧毀印度的紡織品;法國為了保護本土工業,拿破侖實行歐洲大陸封鎖政策;德國也搞了關稅同盟,美國實行了百年高關稅政策,并對歐洲技術進行肆無忌憚的山寨。”
“高關稅,肆無忌憚的山寨……兔子果然是最大的美粉,摸著鷹醬過河咯……”
“同意,盲目的提升融入國際主流只會讓本土淪為發達國家的經濟殖民地,慶幸不是那些公知大v們在治國,要他們在治國于賣國無疑,顯然,只有做到自己底牌有王,才能在國際競爭中不受人欺負。”
“歐美的高科技公司對我種花家本土的企業這樣的態度,我們關起門來自己搞也未嘗不可(我們也不想,但被逼無奈),現在的情況是本土企業在海外處處都被針對,爭奪海外市場困難重重。既然如此,還不如眼不見耳根清凈,自己搞,也省去了給高通、英特爾、三星這些外國企業高額專利費。”
“事實上,我們本土企業的實力,完全能自己搞一套,就市場來說,我大中華區市場才是大頭。那些鼓吹自己單干是閉關鎖國,自找死路的說法是無稽之談,真正遭遇的反而是失去全球60市場的歐美企業,依托龐大的國內市場,國內的集成電路廠商完成研發、造血的循環,是有潛力撇開老美自己干的,只有擺脫對別人的依賴和束縛,才能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剛正面。”
“所以,我們還有各種黑科技爆出來的海岸線,說不定真的就成了呢?葉老板,你是全村的希望了鴨~~”
“葉華:我沒有,我不是,別這樣。我只想安安靜靜的賺錢,不想扛旗。”
“這旗你扛也得扛,不扛也得扛了(⊙o⊙)…不管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你已經扛旗了,看看你身后一大波滿懷期望的眼睛,那是全村的希望!!”
……
的確,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的爭論已經無多大意義了,因為葉華和海岸線集團已經被這股大勢推向了舞臺的中心,因為所有人都堅信葉華和海岸線集團是目前最有實力和最有潛力的。
在當前的潮流背景之下,無數的國人都憋了一口鳥氣,而且幾十年了,比任何時候都期待“英雄登場”來力挽狂瀾。
以前是華為,因為它起來了。
走的比其他人都快,自然而然就有成千上萬人將之視為即將登場的英雄,都說華為有無數的“水軍”甚至“海軍”,其實這些人粉華為的同時,更多的是希望華為能替大家憋了這么多年的惡氣能釋放出來,是看到了真切的希望。
如果換做是別的公司,一樣會有無數的“水軍”甚至“海軍”。
顯然華為這些年來是被寄予太多的希望了,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壞事是很可能會因此迷失方向,真正的英雄是不會把自己定為理論上的英雄,好在華為在任老爺子掌舵之下,這艘巨輪一如既往的不受外界影響,一直默默前行著。
但現在的國人更加振奮,因為葉華和海岸線的崛起看到了希望更加未來可期,其實這也給“行單只影”的華為分攤了很多火力,那是一種松了口氣的感覺,總算是有人均攤傷害了。
事實上,華為在海岸線公司成立的這三年,在越來越多的“火力”轉移到葉華和海岸線公司身上的時候,華為開始悶聲發大財,從三年前千億美元的營收,到現在1500億美元左右的營收,妥妥的悶聲發大財。
如果不是前面有一個更加耀眼的海岸線,華為多半已經被瘋狂聚焦。
而在當下背景,葉華和海岸線公司簡直就是被打了鎂光一樣暴露在全世界的眼睛之下,成千上萬的人都盯著你吶,這就是大勢,大勢已經把他推到了舞臺的中心,想躲都躲不了,悶聲發財什么的就更不要想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