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正堅持“以人為本”的結果,也是吸取其他公司教訓的結果,比如幾年前一位36歲的友商工程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連續22個月無休,導致身體吃不消,有高血壓還在拼命加班,為的就是不被淘汰,能夠留下來。
但不幸的是最終猝死異國他鄉,留下遺孀和兩個孩子無醫務科,這種高薪和高回報都是當事人用健康和生命的代價換來的。
36歲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上有四老,下有兩小。身上肩負著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父母的養老。重重的擔子壓在身上喘不過氣來,在朋友面前還得攢足了面子。
因為是男人。
許多公司內部尤其是互聯網公司,都喊出了“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的口號。
勤勞是華夏人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這是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為達目標勤奮起來完全不管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真的在燃燒生命。
沒有這份又自豪又感到無奈的優良傳統,國家憑什么能在四十多年來從一窮二白的局面取得今天的成就?
因為勤能補拙,坦白的講有天賦的人終究是少數。
海岸線公司既要滿足自身的發展需要,同時又得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想要兩者兼具是相當不容易的。
為此“勤能補拙”的這批人就被ass掉了,這批人被淘汰不是說他們不好,實際上他們已經是優質人才了,只是還不夠好。
這批人本身是有很強的競爭力,但無奈海岸線公司的要求還要高一檔。也導致公司至今的核心員工總數還沒超過1萬人。
符合海岸線公司的人才真的太少了,有天賦的人才哪有那么容易找?
而一家公司年營收達到2500億美元以上,員工人數不過萬,全世界獨此一家,打個平均數等于一個海岸線公司的員工一年為公司創造了1720萬rb¥的收入,這么夸張的平均數才是支持海岸線高福利待遇的根本。
海岸線公司離職率高的原因是,一些員工一旦砍掉他“勤能補拙”的技能,業務能力驟減,這些人就得被淘汰掉。
因為葉華不喜歡友商那名工程師那樣的悲劇在海岸線公司的員工身上重演,正是因為這樣的企業文化,海岸線公司創立至今沒有一個員工因為工作勞累躺在了病床上,猝死的例子更是一個都沒有。
但海岸線的這種模式,真的沒有一家公司敢學,道理很簡單,首先得有一個像葉華這種帶外掛的領導者,不然學海岸線的模式等同于找死。
而另一點也毫無疑問,能夠進入海岸線公司工作的人,即便被辭掉的,但有這份履歷在別的公司應聘是有著巨大的競爭優勢的,而主動辭職的無疑是更甚。
友商的加班血拼文化海岸線沒有學,但是友商的狼性文化還是學了過來的,如果對比一下,友商的員工如果走了,或許走出的獨狼,而海岸線的員工走了,或許是走出去的頭狼,可以說是被各大公司搶著要的對象。
麾下都是這么好的員工,待遇自然得同等匹配,所以公司不惜500多個億砸下去投資打造莊園式小鎮,人人都免費住海景房,免醫療、教育補貼等諸多讓同行羨慕嫉妒恨的福利體系。
想要員工有狼性,就得給肉吃,而且是上好的肉質。
不少公司有模有樣的對旗下員工一邊高喊學習狼性文化,一邊卻各種喂員工吃草。
就這操作還想狼性?腦子秀逗了了吧。
或許這些老板腦子精明著呢。
吃草的動物不可能成為猛虎豺狼,而是奶牛羔羊,這些老板或許壓根就沒想過去狩獵,而是剪羊毛擠牛奶。
海岸線公司的離職率雖然高,但是留下來的那些“會偷懶的聰明人”對公司的忠誠度也異常的高,因為雙方合而為一互相成全,你能干會偷懶,到了其他公司未必混的如意,就算能在別的公司立足,但待遇更是不能與海岸線相比。
海岸線公司需要這樣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也需要這樣的公司給他提供一個更好的施展才華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