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愕然的看著楊胡捷,欲言又止,我種花家在歐洲這邊都能有這么強大的情報能力?一夜之間就把人家給查了個明明白白?
“咳咳……”葉華輕咳了下,淡定的說道:“你說這位啊,bbc的記者見我還能做什么,當然是請求采訪了,然后我答應了,這有何不妥?放心吧老楊,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我是知道滴。”
楊胡捷:“接受記者采訪到沒什么不妥,只是我就從沒見過采訪還能采訪到你的酒店客房里去。”
葉華:“你不知道有種采訪叫單獨專訪么?”
楊胡捷呵呵一笑,他要信了才是活見鬼。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昨天晚上他打過來的電話便早就猜到結果了,指望他守本分還不如自己勤奮一點,多準備一些,看來給他弄到絕對豁免權這件事實在是太對了。
“走吧走吧,時候不早了,去見一見卡爾老國王,下午還得去哥本哈根大學,明天還得跑德國,后天要去法國,大后天還得去趟英國,就不要浪費時間啦。”葉華連忙催促,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扯來扯去的,有什么好扯的。
……
自從葉華的專機降落在瑞典開始,為期一周左右的“歐洲之旅”正式展開,他在歐洲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歐洲人關注。
尤其是在諾獎之夜,即席演講中透漏了他此次歐洲之旅的另一大目的,整個歐洲科學界都為之振奮。
毫無疑問成為了歐洲當地最近幾天的熱點事件,也讓他在接下來在歐洲的一系列行程都備受矚目。
事實上,葉華在西方世界也是有著超級多的粉絲,就像作為美國人的喬布斯,在國內也有很多“喬幫主”的粉絲。
不論是2007年蘋果改變世界的驚艷時刻,還是今天海岸線公司讓科幻照進現實的豪言壯語,都是用劃時代的產品征服了消費者,都是真正改變世界的大神級人物。
何況葉華比喬布斯更富傳奇色彩,他更年輕不說,取得的成就也已經超過了喬布斯,更重要的是,他是當代活著的傳奇,而傳奇之所以為傳奇是難以復制的,甚至不可復制的。
葉華在接下來的行程,如果總結一句話,就是各種講故事,各種裝逼就對了。
下午14時許,來到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大學待了兩個半小時左右,葉華在這座北歐第一,歐洲大陸第二的名校發表了第一場高校演講。
“……十年之后的科學技術會是什么樣子?我自己不清楚。那未來三十年之后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又會變成什么樣子?那就更不清楚了,沒有人能知曉未來。科學技術都是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積累的能量,在往后十幾年或幾十年才爆發。”
“我們海岸線集團在所處的行業做到了頂尖,貌似正在領跑世界,但未來的某一天是否會被沖擊的體無完膚,不好說。十年前的我們恐怕都不會想到今天的生活,我慶幸我所處今天的時代,看到了今天,但我依舊看不清明天,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洶涌澎湃的洪流誰也阻擋不了……”
……
12月12日上午在德國哥廷根大學。
“高校天馬行空的機制,造就了創新的井噴。高校科學教授后面的一大群跟隨者,他們把知識傳承給了這些青年才俊。我注意到哥廷根大學有很多畢業生都加入了海岸線,他們有的在歐洲本地工作,有的進入了我們海岸線公司總部成為骨干員工,據我所知有135名。”
“他們繼承了優秀教授的血脈,對海岸線是非常有利的。他們是最了解導師的,他們會把這些都帶到海岸線來,就像在為海岸線不斷的注入丙種球蛋白一樣,使得海岸線能保持并提升活力,海岸線資助哥廷根大學的科學研究事業,這些畢業生們來到海岸線,就是哥廷根大學給海岸線最好的禮物……”
……
下午在德國慕尼黑大學。
“人工智能會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讓重復工作全自動化,讓高端制造業傻瓜化,再吸收并兼容經典的德國工藝,這是我們海岸線集團為之努力的方向……”
……
12月13日在法國巴黎薩克萊大學。
“法國的開放開明,巴黎充滿浪漫主義,我們海岸線在法國充滿了投資的信心,也充滿了投資熱情。用自由的合作探索未知的道路,讓高校成為海岸線集團前進的指路明燈……”
12月14日在英國愛丁堡大學。
“我們已經從迷迷茫走向了清晰,下一步要從清晰化走向科學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