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可以在朱元璋和張士誠之間,形成一個戰略緩沖區。
可以說,在這件事情,朱元璋和張士誠之間雖然各打各的算盤,但是最終卻成全了朱振。
讓朱振從名不見經傳的一個繃帶商人,直接成為了一方節度使一般的人物。
朱振躬身行禮道:“既然國公讓小子接旨。那么小子就斗膽請先生留在小子身邊,充任一省平章。”葉兌微微一笑,攙扶起朱振道:“我本來就是主上派來輔佐你的,不然以你小子的人脈,想要短時間內控制這一府之地,甚至向外開拓,實在是太難了。只希望你小子能夠
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一統出一份力。”
朱振點點頭道:“不敢忘先生的教誨。”朱沐英聽聞朱振從使者搖身一變,成為一方樞密副使,權利堪比節度使的存在,立刻興奮的只排桌子,哈哈大笑道:“振哥兒,你做了節度使,能不能給我個領軍總管啥的
當當?我看驢哥兒在我面前充大瓣蒜,已經不爽很久了。”
常茂冷笑道:“就你?你會排兵布陣嗎?要說領軍總管,那也是我來好吧?”
除卻這兩人,在場的眾人都是一臉興奮的表情。
連手底下的家丁,都是神采奕奕的。
宰相門前七品官,自己主家做了樞密使,以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同了。朱振笑道:“諸位,權利什么的,我暫時給不了大家。因為眼下我除了諸位之外,就是個光桿樞密使。但是我敢保證,只要大家跟我努力,一定能為華夏做出一番功業來。”
朱元璋派葉兌前來,定然有他的深意。
葉兌大名,朱振聽劉基和宋濂都提起過。
曾經以布衣身份向朱元璋上書。列出一綱三目,訴說天下大計,三言兩語便給朱元璋定下了攻略張士誠和方國珍的大計,此次獻計堪稱三國的隆中對。
朱元璋數次想要聘請葉兌先生為官,奈何都被葉兌先生拒絕。
葉兌先生瀟灑不羈,身負經邦濟世之才,卻安于田園之樂,一心想當個教書先生。
朱元璋尊重老大人的傲氣,賜其金箔歸家。這一次應天遇到了如此巨大的危機,也不知道朱元璋要幾顧茅廬,才將老先生請出山的。
朱振本身便尊重葉兌老先生,如今又想起老大人為了應天,在張士誠府上甘愿所受的屈辱,朱振哪里會對老大人有絲毫的芥蒂,心里更多的應該是敬佩之情。
老大人想要替應天招攬姚天禧,朱振相信他更多的是為了應天。
通過幾句話,就能斷定一個人的才華,也就只有葉兌老先生這般的人物能有這種本事了。
只是朱振心里清楚,這個小子是個惹禍精,等到他改名為姚廣孝的時候,定然惹得應天天翻地覆。
與其讓這小子禍害別人,還不如留在自己手底下做事,由自己看管,這個小子還翻不出天去。
見姚廣孝毫不猶豫的拒絕,葉兌倒也不惱火,反而點點頭笑道:“忠于主上,這是好品性。與你們家主人性格倒是有幾分相似。”話罷,老先生起身,“我來姑蘇時間不長,但是卻仔細的觀察了你們所有人,尤其是爵爺。爵爺雖然身陷姑蘇,卻不忘百姓,忙碌中研制格物之學,想盡一切辦法拯救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