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雖然是軍山的掌權者,但除了領導軍民初上軍山那些日子,他定下了不少規矩,比如土地公有,大家集體勞作,建造香煙作坊,領導大家一起修建房屋之外,他現在已經很少干涉軍山的具體的事項。
倒不是說,朱振不想多做點兒事情。實在是朱振上輩子是個大頭兵,對經濟的事情根本不了解。
別看平日里與葉兌老先生講大道理,侃侃而談。
實際上自己有幾把刷子,他太清楚了,不管還好,真的管理起來,搞不好就跟脫脫修黃河一樣,惹得民怨沸騰。
他這一不管,倒是起了個好的作用,這倒是連葉兌先生都沒有預料到的。亞
當斯密曾經說過,政府的財政和稅收應當遵循小而簡單的原則。漢
高祖劉邦在漢帝國建國初期,也曾經搞過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為漢帝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軍
山初期,朱振管理的少,采取必要的建設外,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讓軍山爆發了極其高的生命力。
在極其短的時間內,形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讓外界很多吃不上飽飯的百姓極其羨慕。
不過這一套辦法有個缺點,那就是財政的彈性特別低。在這戰爭不斷的亂世,如果朱振一直這般,真的遇到用錢的時候,很容易跟應天的朱元璋一樣,出現錢不夠用的現象。
畢竟自己有心把江南行省搞活了,要是一點兒事情不做,自己跟葉兌老先生談得那些理想就都白瞎了。
無奈之下,朱振只能整日埋頭苦讀古籍,或者跟葉兌老先生談論各朝各代管理經濟的方式。
葉兌老先生也真厲害。
從商稅到土地,從金銀到紙幣,說的頭頭是道,讓朱振聽得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別
看葉兌跟沈醉尿不到一壺里去,那是葉兌老先生總是感覺沈醉是個孩子,嘴里談論的都是小利,離治國還太遙遠,擔不得大任,根本不愿意搭理他。
朱振自然不同。那是軍山之主,一舉一動,關乎軍山十數萬百姓的死活,老先生自然擔心他長歪了。
而朱振也頗為懂事兒,每次來見葉兌先生,總是先聊一聊詩文,雖然朱振并不是特別懂這些東西。
但是家里畢竟有端木雨荷這樣的女諸葛,臨場教導一番也夠朱振吹牛的。
上一次,二人喝酒的時候,老先生喝的開心了,暢言起來,笑著對朱振說道:“國家治財,無外乎三種方式,朝廷專營,以鹽鐵為例,百姓生活必須之物,若是朝廷專營,自然利潤豐厚。這些日子你也讀了不少書,應當知道這鹽鐵自顧便是朝廷的命脈。其次,土地公有,以唐朝土地制度為例,土地國有,那么國家就是最大的地主,百姓都是給你交租的,自然稅源充足,其三則是錢幣之策,自漢武帝開始,便有白金和鹿皮這種斂財之計。汝若想生財,自然也逃脫不了這三個路子。據我所知,你小子雖然不怎么干軍山的具體財政,但是前兩條已經在做了吧。”
朱振一聽,先是一愣,沒想到老人家平日里在軍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算是自己說了軍山的官員,要下沉去體察民情,他老人家依然大多數時間就是教山里的孩子們讀書,但是誰曾想到他對于眼下軍山的財政政策依然那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