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還懂得兵法?”
茹太素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戚祥,輕聲問了一句。
見茹太素問起,老人家端坐酒桌之上,手拖酒碗,頗有幾分顯擺的意味,嘖嘖笑道:“孫子兵法有云,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將軍您這一身行頭隱藏的雖好,但您身邊兒的年輕人透著一股掩飾不住的精氣神,定然是不折不扣的精銳,就算不是隊伍之中的斥候,也應該是親軍之流,不知道我說的對也不對?
您說我懂不懂兵法呀?”
茹太素手中的酒碗應聲落地,一臉震驚的問道:“您當年真的追隨過吳國公?”
見身份被識破,李進等人雖然并未第一時間上前,但是卻暗自握住兵刃,準備隨時救援朱振。
至于老人家所言什么,之前追隨過吳國公,大家之前多半認為是吹噓之言,如今老者一語道破眾人身份,李進等人就不得不小心對待了。
如果真的投奔過朱元璋還好,但是若是故意說出來欺騙眾人的話,那豈不是意味著眼前這老人家很危險?
甚至這周圍都有可能有埋伏。
朱振卻很是隨意的擺擺手,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的老者,示意眾人不必緊張。
朱振比李進等人戰場經驗豐富多了,見過的人物也比他們不知道多多少,所以眼前老者是善意還是惡意,朱振是一眼可以識別的。
“這里可曾經是張士誠的地盤,到現在還有不少張士誠的余孽,我說大話又有什么益處?”
眾人暗握刀劍,其實戚祥瞬間就感覺到了,但是卻沒有絲毫慌張,頗有些不以為意的笑道。
“那老人家如何看出他們是精銳的呢?
單憑他們的姿態嗎?”
朱振抿笑道。
戚祥指了指李進的后背的火銃,有指了指墻壁上懸掛一物,說道:“老夫雖然年邁,多年未曾上戰場殺敵,但是卻喜好去酒肆聽些戰場見聞,如今淮安傳言,當今世上出了一種新式武器叫火銃,可射彈丸傷人,與故宋突火槍類似,但威力巨大,老夫專門找鐵匠仿制過,想必將軍手下肩膀之上的便是此物吧?
這等稀罕之物,定然是在精銳手中,再聯想他們的儀態,定然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三軍之中,精銳中的精銳,不是親衛,起碼也應該是個斥候吧。”
在老者的示意下,其兒子從墻壁之上取下火銃,遞給朱振。
朱振檢查了一番,與軍山現在的舊式火銃比較類似,只是槍管更短一些,威力雖然大一些,但是射程很短,不過卻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舊式火銃的雛形。
茹太素接過火銃,觀瞧了一番之后,贊嘆道:“老人家果然大才,竟然能通過只言片語仿制出此物,若不是軍山的火器控制嚴格,我都以為是我們的火器流失了呢。”
“這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