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這樣,誰都不知道你的對手,會將屠刀從什么地方砍過來。
淮安的關系很復雜,堪稱千絲萬縷、盤根錯節,朱振初來乍到,若是一棍子全都敲死了,那么他能得到的只是個空殼淮安,甚至引來連續不斷的抵抗,最后狼狽而走。
而那些富商、豪族其實也多少有些準備,家中的鹽場、買賣、田莊都準備了死士和刀斧手,各家也互相約定,不配合,不搗亂,但是朱振如果敢來硬的,大家就聯合起來,好好的跟朱振做過一場。
別看朱振在衡陽打的聲名遠播,那是因為在大軍之中,他借了朱元璋大軍的勢。
真的讓他在淮安跟地頭蛇廝殺,這些地方的豪強其實心里還是有點兒底氣的。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朱振到達淮安先是莫名其妙的消失,待其重新返回山陽的時候,下達的第一道政命竟然是與流民有關。
當然,這其中發生了一件讓整個淮安都感覺到恐懼的事情,那就是一夜之間,大街小巷,尋常陌路,一夜之間貼滿了告示。
而號稱消息靈通的豪族,竟然一點兒消息都沒有收到。
告示的內容也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明明是堂堂的淮安行省平章被流民打劫,并未作出任何惱羞成怒的反應,反而似乎是在示弱。
文書上寫的清清白白,只要從山林之中走出來,就能得到官府的優待,之前的種種劣跡和罪孽,全都可以一筆勾銷。
朱振并不是第一個想這么干的人,之前的張辰也想這樣做過。
因為只要這些流民如何戶籍,便有賦稅,也有了勞役。
但是他沒有這個威望,流民對于張士誠政權的任何人物,都缺乏一種后天培養而成的信任感。
堂堂的大宋帝國伯爵,淮安省平章,親自下達一道安撫流民的指令,多少有一種點炮炸蚊子的感覺,與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似乎完全相悖。
士人們感覺匪夷所思,鹽商們也不能理解。
但是當他們看到家里的奴役們,一個個心不在焉,并且開始有人偷偷溜走的時候,大家心里開始懼怕了。
這叫釜底抽薪啊。
大家之所以可以稱為豪族,那就是因為家里有無數的童仆義子,而這些人一旦離去,稱為朱振的百姓、戶民,那他們去壓迫誰,他們靠什么養活家業,又靠什么跟官府爭一爭威勢?
當然,他們可以暫時利用多年的積威壓制住家里的奴仆,或者用家丁來管控,但是卻管不住那些在山野草澤里的流寇、流民。
即便是自己不流失力量,也足夠那些豪族感覺到畏懼。
因為己方人心惶惶,而淮安的平章卻開始了積蓄力量,一旦他們有了足夠的人口和勞役,那么他們的處境也就會越發的危險。
世面上開始有各種關于淮安行省平章的流言,大多數無外乎,朱振根本沒有那么大的實力去供養那么多人,亦或是軍山是為了將人騙出來,將來在毀約,欺壓這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