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是個從心的人,其實在亂世中掙扎的他,大多數時候遵從理性,但這一次不能聽理性的,得咬碎鋼牙頂上。
況且朱元璋還從韓林兒身上看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點,那就是韓林兒的政治遺產。
雖然說擁有韓林兒的效果,比不過三國演義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救了韓林兒之后,就相當于從他手里接過了抗元的大旗,全天下的反元仁人義士都會從心里敬佩自己一聲。
“還是事先給國公上書寫明了為好。”
伯爵府正堂中,楊勛起身正色進言到,“伯爺想過沒有,如今淮安形勢雖然平靜,但是平靜的水面之下,已經激流勇當。
從我們掌握的情報來看,世家大族同氣連枝,自成一脈,只要有機會便會毫不猶豫的將外來勢力排擠而走,徐州方面割據一方,他們到底要不要繼續擴張也不好說,此外便是沿海的倭寇,他們一個個貪婪如狼,隨時都有可能咬我們一口。
若是國公真的單兵匹馬的來了淮安,將隊伍帶走,我們自己怎么辦?”
坐在堂上主位的朱振緩緩搖頭,然后復又起身四股而言,“楊勛說的極對,而且我其實也明白其中道理,甚至前些時日方克勤匯報的糧草不足,也不是假的,但是事情有緩有急,一來皇帝陛下乃是我等主上,若是見死不救,會為天下豪杰恥笑不說,也會失去人心。
我更擔心若是沒有足夠的武力震懾擴闊帖木兒,這廝會認為我們應天集團軟弱可欺,到時候大軍直接南下,反而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地步。”
言至此處,坐在左手第一位的葉兌老先生也不由的頷首。
朱元璋手下聚集了不少讀書人,讀書人最講究忠孝二字,若是朱元璋不采取些行動,確實會讓人心里難以接受。
其實包括葉兌自己,從心底也希望朱元璋去救韓林兒。
因為說道理,韓林兒是一面大旗,若是他死了,那么起義軍的大局,必然會陷入低潮之中。
甚至只要剿滅了韓林兒,擴闊帖木兒可以對外宣稱,大局已定。
“二來,從最近搜集的情報來看,咱們的常遇春將軍威懾力實在是太大了,那些豪門世家只聽到他的名號,就嚇得不敢有絲毫動靜。
但是他們內心反抗的欲望,卻不會停下。
這顆雷遲早要爆發,只是時間問題,我們為什么不提前引爆?”
此言一出,茹太素、沐英等人也紛紛做足姿態,紛紛表示贊嘆。
“三來,從個人角度來說,皇帝陛下對我是有恩的,而且皇帝陛下雖然在紅巾軍陣營里,只是個吉祥物,但是也不是愚昧之人。
看他這般枉死在王保保手里,我確實有些于心不忍。”
朱元璋忽然來到常遇春身前,然后忽然笑道:“至于我們大軍北進之后,面臨的困境,確實會有,但是有困難,便不去做了嗎?
咱們說到底是義軍,是為天下百姓爭一條活路,是天下百姓的指望,若是凡事考慮我們自己,那百姓還為什么支持我們?
既然干了起義的活,就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覺悟,就要站的高,看的遠一點。”
常遇春嘿嘿的笑了兩聲,“玩心術,我常遇春比不過盱眙縣伯。”
“并不是說玩心術。”
朱振擺手言道:“說到底,便是豪族和倭寇都鬧起來,又能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