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此事的始作俑者,朱振必須受到懲罰,不僅僅要懲罰,還要嚴厲的懲罰!以此來警示后人,震懾同輩,徹底杜絕這類事情的生!可是沒等世家門閥們有所動作,又是一則消息從淮安傳回。
張家藏匿大宋皇室,陰謀發動叛亂,人證物證確鑿!大宋世子的尸體,已然在運回應天的途中……世家門閥仿佛高高舉起了棒子想要教訓一下眼前的小畜生,陡然之間這小畜生卻變成了一塊石頭。
這一棒子下去,石頭不會覺得疼,反倒有可能震傷自己的手……陰謀叛亂,這已經是鐵案了,張家死有余辜,按理來說世家門閥應該消停了。
謀反大案,擱在歷朝歷代都絕無寬恕之可能,唯一的區別,就是在于誅滅“三族”還是“九族”,總之也是個死,朱振不過是在張家反抗的時候下手狠厲了一些,導致整個張家被押解前來應天受審的男丁湊不足兩巴掌。
但世家門閥依舊不能忍。
張家滅族已成定局,如山鐵案不可能翻過來,也沒人去為張家翻案。
他們在乎的是朱振肆意妄為的手段!張家是一定要死的,但是死在朝廷滿門抄斬之下,與死在朱振的屠戮之下,卻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若以后誰的手里掌著兵權,是不是看誰家有了大罪就可以先斬后奏,先滅了滿門再說?
這是世家門閥絕對不允許出現的狀況!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朱振自己也很郁悶!若是早知道張家藏著大宋皇室,他吃飽了撐的要先攻破張家然后依靠“栽贓嫁禍”來保證自己的合理性?
人生處處意外,一不小心就弄巧成拙了……吳國公府上似有陰云籠罩。
朱元璋端坐在主坐之上,瞄了一眼殿上正義正辭嚴口水橫飛的臣下,下意識的揉了揉太陽穴,覺得有點腦仁兒疼……看看今日之情形,怕是不能善罷甘休,又是好一頓爭吵。
一想起朱振這個惹禍精,朱元璋是又愛又恨!這家伙賺錢的法子層出不窮,每一樣都是天馬行空卻有效果顯著。
這些日子不僅府庫日漸豐盈,便是自己的小金庫也增添了不少,給朱元璋的宏圖霸業增加了不少底氣。
這樣的臣子,做主公的怎能不愛?
可要是說到恨處,朱元璋是真恨不得將這個小畜生吊起來,狠狠的抽上一百鞭子……平素囂張跋扈也就罷了,畢竟現在是一省平章,手底下軍民無數,朱元璋也不好成天將其拎過來一頓訓斥。
因此雖然朝中彈劾不斷,朱元璋大多時候都是裝聾作啞,不予理會。
可是這次的事情確確實實做得過頭了!張家統統該死,不僅僅是嫡支長房,那些偏支遠房難道就沒有人參與到張家的核心中去?
國公可以容忍大臣貪腐,亦可以容忍大臣做錯事,但是絕對不可能容忍反叛者!更何況是將大宋皇室藏匿于家中二十載的張家?
此案已經交由三法司會審,結果是毫無疑問的,只是走過這個程序之后,張家的“三族”都將被押解進京,秋后問斬!注意這個詞——程序!沒錯,朱元璋現在越來越認識到程序的重要性。
只要是人,就都可能犯錯誤。
若是任何事情都由上面一拍腦袋就下決定,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要想拿下江山,凡是就要有個章程,要按照規矩來辦事,不能凡事拍腦袋做決定,那不是成大事的氣相。
那么,就必須從他朱元璋現在開始有所改變。
其實這種話,還是朱振閑暇的時候跟朱元璋說起的,當時朱元璋很是惱怒,認為朱振觸犯了帶頭大哥的威嚴,想要揍他。
結果朱振只是一句話,就讓朱元璋輾轉反側、茶飯不思了好多天。
“絕對的權利,只會導致絕對的腐化!”
可朱元璋沒有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