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想了想,說道:“既然應天已有安排,吾等只管聽從便是。
余通海那邊不用你去管,自有朱沐英應對,倒是朐縣那邊你得多多幫襯,尤其是各地勞工的招募還要多上心,朐縣的人口太少,發展太慢!若是有事,可直接與楊勛商議。”
人家王乾一既然追著來“表忠心”,自己自然要有所交代。
王乾一眼皮子一跳。
對于別的他沒什么意見,朱振麾下能人太多,不提眼前的這幾位猛將,朱沐英和楊勛都是放出去就是能坐鎮一方的強勢人物,卻都屈居于朱振麾下忠心耿耿,這一點就能看出朱振的御人之道,殊為難得。
唯有朱振所說的“人口太少,發展太慢”這一點,王乾一不敢茍同。
朐縣有多大?
滿打滿算方圓不過百多里,現在已經不下于五萬人口,還說“人口太少”?
要知道,朐縣那破地方可是一粒糧食都不產出啊!至于“發展太慢”,王乾一已經無力吐槽。
市舶司只要開始運營,將會帶來多少就業、多少財富?
淮安船廠的船塢里一艘接著一艘的海船鋪設龍骨,這得值多少錢?
更別提海邊那些令全天下人都眼紅的鹽場了……就這您還不滿意,您是打算再造一座應天城還是咋滴?
王乾一還帶來吳國公的一封密函,這是他沒權利看的,所以恭恭敬敬的從懷中逃出來,雙手遞給了朱振。
望向朱振的眼神也越發多了幾分信任和崇敬。
這可是皇帝的密函!放眼天下,有誰有這個資格能讓吳國公親書,寫下密函?
這是身份的象征,這是地位的彰顯。
這是帶頭大哥心中最完美的馬仔。
朱振倒是沒覺得有什么殊榮,他對于主公這種生物缺乏這個時代的人們普遍所擁有的敬畏感。
連信封上的火漆都沒有查驗,就這么當著王乾一的面前新手拆開。
把王乾一感動得一塌糊涂……看似不經意的幾個小細節,卻代表了朱振對他的信任!別說是不是裝的,這種牽涉到國公密函的事情,誰敢裝,誰擔得起那風險?
人家這是將他王乾一當作自己人啊……密函中其實沒寫什么,甚至連讓余通海繼任平章職務都沒有解釋,只是告訴朱振,允許他將新式火器賣給阿拉伯人,但是火藥的配方必須嚴格保密,多少錢也不能賣!另外就是火炮的研發要在最高級別的保密措施之下,繼續投入人力物力,加強火炮的威力和射程。
還有就是應天區域今年的收成不是太好,又不愿加百姓的負擔,所以要朱振在江南購置一批糧食運到應天。
至于買糧食的錢,沒提……朱振也沒有感覺到意外,這種做法,很朱元璋……心中有數,朱振便讓劉青山拿來火折子,將密函點燃,燒成灰燼。
又閑聊了一陣,朱振留王乾一吃飯。
王乾一假模假式的推讓一番,故作無奈的答應了。
只不過朱振心里很是有些鄙視。
他真心留劉一闖吃飯,人家不干,急著回去替父老鄉親辦事,得到一位侯爵的承諾不容易,他得趕緊把承諾落在實處,唯恐朱振事后反悔。
他只是謙讓幾句讓王乾一吃飯,這貨答應了……所以說人的差距是巨大的,節操這東西,絕對跟錢多錢少官大官小沒關系。
不過總算是自己這條線上的,吃頓飯安撫一下也是應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