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阡陌縱橫,羊腸小道。
兩襲青衣道袍一前一后,順著蜿蜒小道跋涉前行。
微風吹起,莊稼地里碧濤滾滾,簌簌作響。
這赫然是楚塵與道長。
二人身旁,再無第三人,不見小道童的身影。
倒不是楚塵討得道長“歡心”,幾天下來就“橫刀奪愛”,一腳把小道童踢出師門了。
此刻,
小道童正躺在楚塵背后書箱的壇罐里呼呼大睡,優哉游哉。
說起來,這也算是一件極其驚悚的事。
楚塵是人非驢,反倒是小道童“小鬼仔”根本不是人,而是貨真價實的小鬼。
那天夜里黑影綽綽也不是人,是道長麾下隨身兵馬。
所謂兵馬,也就是鬼。
不少旁門左道之人喜好豢養鬼物為己用,什么“五鬼搬運”之類多不勝數。
旁門左道、法教修士修兵馬法術,稱之為“五猖兵馬”,收猖發猖,神通了得。
天朝仙吏、師門法脈傳承完整的道士也修兵馬法術,一般稱之為“天兵天將”“陰兵陰將”。
兵馬可以自己招收,天庭、師門也會調撥,是道門修士頗為重要的護道保命法術。
也就是說,在不知不覺中,楚塵與鬼共舞一晚上。
當時乍然覺察還有點驚悚感。
不過熟悉后,也就覺得沒什么可怕的。
幾天下來,他和小鬼仔相處的很不錯,小鬼頗為喜歡他。
與小鬼仔的閑聊中,他知曉了道長的來歷。
道長姓許名平,號云水道人,師承靈山派。
此靈山非佛門靈山圣境,而是青州一處尋常山名,名聲不顯。
靈山派也并非大門大派,門中弟子不多。
除此之外,
楚塵還從許平道長、小鬼仔口中打聽了不少本該知曉的常識,對這方世界的背景有了初步了解。
這方世界類似于上一世古代。
這里有三清、四御、五老、天庭諸部等諸天神仙,與上一世道教神話相差無幾,卻并非上一世古代任何一個朝代。
在這里,巫、妖、魔、鬼神、儒、釋、道諸家并存共生。
百家之中,儒道最為昌盛,為當世顯宗,道門次之。
之所以形成如此格局,全因大昌天朝太祖皇帝姬昌。
千年前,世間如獄,生死別離、刀兵瘟疫、妖魔叢生,鬼神亂世,加之各門各派割據一方,傾軋不休,天下億萬黎民任妖魔鬼神奴役,為畜為牲,命如草芥。
值此之際,天將猛男大昌太祖。
太祖橫掃寰宇,驅蠻妖于大荒,鎮群魔于幽淵,破山伐廟破滅邪神,將個烏漆嘛黑的天下蕩滌的清清澈澈。
萬民因此安居樂業,天下得以安寧清凈。
定鼎天下,開創大昌天朝后,為了天下安寧穩固,人皇開啟了變革罷黜百家,獨尊儒道。
儒道者,人道也。
大昌天朝開創后,社稷國威浩蕩,浩然龍虎氣沖天。
儒道官吏凝聚儒道文心,養一口浩然之炁,匯萬民之意,掌社稷國威,詩詞可殺敵,書畫能滅軍,文章定天下。
在太祖的扶持下,儒道短時間內異軍突起,風光無量。
不過仍然無法動搖道門當世第一的地位。
三界天庭統御三界,道門仙吏是天庭在人間的官吏,道士替天行法,地位尊崇。
為了獨尊儒道,
太祖又一次破山伐廟,橫掃天下宗門法脈,收天下法脈于一脈,以一法統萬法,開萬法宗壇,代天庭傳箓散
符,擇選天曹仙吏。
道士修行,內煉丹道,外修符箓。
符乃神明所授,道士習符箓之法,須得授法箓,名錄天曹,與天盟契,通靈達真,方可召神遣將,蕩邪滅精。
道門修士法脈盡收于帝都萬法宗壇,授法箓須得看天朝臉色。
這可謂是斷了道門一臂,掘了道門的根。
除了一心煉己,醉心丹道,求個人自我超脫的道門修士,其余大多道門修士都只能被迫接受收編,前往帝都授箓,成了天朝仙吏以求仙途。
左手神權、右手君權。
太祖人神合一,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皇,人間無敵,至尊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