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看到大家眉毛上還掛著白白的霜花,便停下動作,招呼大家進屋。
“先進屋烤下火,早飯已經在煮了,馬上就好。昨天吃的太油膩,今天早上就喝點小米粥,還有骨頭湯。”
有個年紀大點的莊漢問,“三郎,今天我們干什么呢?”
“嗯,那邊莊子里的活也不要停下來,該修補的房子繼續修補,準備建的幾棟新房子也繼續建起來。”
“三郎已經回大宅了,那邊房子還要蓋嗎?”有人問。
“繼續蓋啊,那邊房子本來就挺緊的,大家住的很擠,有些家里孩子大了還擠一間房里。趁這次機會,大家多蓋幾間新茅草房,到時家里人多的,就分到新房里住。”
茅草房不要什么本錢,主要還是點人工,反正現在沒什么事,大家吃飯又都在李逍這里,所以李逍安排他們繼續蓋幾間房子。
有人欲言又止,主要還是以后吃飯的問題。說實在的,現在大家一起修房蓋屋,但又不能賺錢,他們做為李家的佃戶,還吃東家的飯,總覺得不太踏實。
可大家現在都窮,如果不吃東家的,那這個冬天就得挨餓。
最后還是黃老漢先開了口,“三郎,如今你也回到大宅了,我們現在繼續來這邊吃飯也不合適,我們不能這樣白占主家的便宜。我們之前也商量過了,覺得三郎這邊現在也沒有債了,情況還好些,手里還有些糧,因此我們打算每家跟三郎借點糧食過冬,是借。等來年夏收之后,我們再還。”
這個倒出乎李逍的意料,大家日子都這么苦,剛吃了兩天飽飯,可大家卻說不能白占東家便宜,并不愿意繼續吃白食。
百姓雖窮,可卻又非常的有自尊。
讓人意料。
“黃伯,之前我就說了,你們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拿出家里的一點糧食幫我家還債,還替我照料婉娘、三娘她們,我感激不盡。我們共患難過,是一家人,有我李逍一口吃的,就不會讓大家餓著。”
“三郎,你說的這些我們明白,可那些也只是我們應當做的。那邊莊子里的七八戶人家,都是歷年逃荒逃難過來的饑民,是李家幾代家主收留我們,把我們安置在那邊,沒有你們李家,我們這些人也早餓死了。你們有難,我們出點力也是應當的。”
另一位劉伯也道,“是啊,一碼歸一碼,我們這些佃戶怎么能一直白吃東家的飯呢,這不合規矩。三郎要是愿意,就借我們一點糧,以后我們再還。若是三郎有需要我們下力的時候,就喊我們過來,管頓飯,或者給點糧食工錢,我們也收的心安理得的。我們雖苦雖窮,可也不能死皮賴臉的白吃東家的飯,要不會讓別人戳脊梁骨的,晚上會睡不著覺的。”
“是啊是啊,三郎肯讓楊先生收我們的娃兒讀書,我們都感激不盡了,哪里還能再占三郎的便宜,吃你的白食啊。”
不管李逍怎么說,大家卻都是不同意再來這邊吃大鍋飯了,雖然李逍的大鍋飯真的好吃,可大家還是忍住了。
人雖窮,可只要還能活的下去,就沒有人愿意放棄尊嚴。
“三郎,你也莫再說了,鄉親們的心意很清楚了,大家要的不是施舍。”趙先生這個時候也出來說話了,“如鄉親們說的,你借糧食給大家,也不要限定歸還日期,不要收息就好。若是以后你有需要大家出力的地方,到時我們再按工算工錢就好。這樣,大家也安心。”
李逍現在手上確實沒有什么需要大家做事的地方,他還沒想好要做什么。大家如此堅持,連趙先生都這樣說,李逍也無法再繼續堅持。
不過最終他還是提出了另一個方案,首先,大家繼續修那邊莊子的房子和把準備蓋的房子蓋完,在這期間,李逍管大家的飯,工錢就不算了,這也算是報答大家之前對他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