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公主,四位駙馬,還有兩位親王,一位郡王,加上好幾個功勛家族,這事情牽涉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吳王人挺好的。”李治嘆道。
對這個長相等各方面都極類似太宗皇帝的三哥李恪,李治其實是很猶豫要不要下手的。一方面感覺他威脅著自己,可另一方面,又有些不忍。
“陛下,薛萬徹當年還為大唐立下過百戰之功,李道宗也為大唐社稷立下過汗馬功勞,可是陛下莫忘記了,他們一反,也將震動朝野,威脅大唐江山,陛下此時切不可有半點婦人之仁啊。”
“容朕再想想。”
李治很清楚真正想謀反的是荊王元景和房遺愛、薛萬徹幾個人,其它人諸如李恪、李道宗等并無此意。
一名內侍輕聲上前,“陛下。”
李治皺眉,不滿他的打擾。
“陛下,武昭儀帶著五皇子來了。”內侍低聲道。
李治點了下頭。
他抬頭看了看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人,仍然是無法下定決心。看看時間,這時也不早了,他便干脆道,“二位相國且休息片刻,喝杯熱茶,朕去更衣便來。”
李治說完就轉身走了,留下長孫二人面面相覷。
“陛下太過優柔寡斷了,該斷不斷,反受其亂,眼下是多好的機會。”
長孫無忌點頭,“陛下終究還是太年輕了,所以我們這些元老才更應當多替陛下操勞。薛萬徹不能留,李道宗也不能留。”
“侍中宇文節也不能留。”褚遂良道。
這位侍中,永徽二年拜相,以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次年,代于志寧為侍中。
宇文節以前是房玄齡的老助手,與房家關系向來好,偏偏又為人公正,在如今中書門下,并不買長孫和褚二人的賬,公是公,私是私,一碼歸一碼,一位這樣的侍中,讓兩人很不滿。
這次正好可以借著宇文節與房家關系好的原由,將他一起貶離朝中。
·····
“愛妃怎么來了。”
李治見到胖胖的兒子李弘,一把抱了起來。雖然他早在永徽二年,即位不久就立了長子李忠為太子,但李忠的生母只是一位卑微的宮人。立他為太子,不過是因為他是長子,偏皇后又無嫡出。
自李治接回武氏后,武氏馬上為他生下兒子李弘。這個五皇子也偏又聰明可愛,讓李治越發喜歡這個兒子。
若不是早立了李忠為太子,李治都有立李弘為太子之意了。
“父皇,你快救救高陽姑姑。”李弘抱著李治的手臂搖晃著。
“弘兒,這話從何講起?”
武氏趁機在一旁道,“陛下,剛才高陽送信給我,檢舉駙馬房遺愛陰謀造反,她在信中將房遺愛一干亂黨名單都已附上,讓臣妾轉呈給陛下。”
李治愣了下,想不到還有這樣的枝節。
“高陽檢舉其夫房遺愛謀逆?還揭發其逆黨名單?”
“陛下,高陽此舉忠心可嘉,大義滅親。”
“此事已經由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負責。”李治道。
“臣妾不當過問朝中政事,但高陽是陛下的妹妹,此事既是國事,亦是家事。陛下當然不應當放過謀逆亂黨,但對于檢舉逆賊的高陽公主,陛下還莫要牽連誤傷。”
“若陛下只追究逆賊,而寬恕公主,想必也能讓天下臣民和宗室勛親們稱贊寬仁。”
“如何處置,愛妃可否說的再詳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