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的宮殿工地上,李治背著手,低頭踱步。
在十幾萬以工代賑災民的努力下,大明宮正在迅速的成型,這座宮殿很宏麗,李治看著這座全新的宮殿心情每天都在變好。住在太極宮里,似乎總能感受到父親太宗皇帝和祖父高祖皇帝的存在。
他很迫切的想要擺脫這種感覺,就如同他當初很迫切的想要把長孫無忌等元老趕出政事堂一樣。
宮殿蓋的很急,錢花的也很多,但他覺得值了。
“朕始終想不明白,李逍現在不應當還在長江上行船嗎?”
算算時間,李逍出京到現在都不到一個月時間,一個月的時間,從長安出發,走的慢點差不多還沒到揚州呢。
可現在萬騎司報上來的消息,是李逍人在登州。不過,是已經先到登州海對面的高句麗平壤轉了半月然后又回登州了。
百思不得其解啊。
“陛下,李逍乘的船是改進過的木蘭舟,速度極快,而且他一路上都沒有怎么停歇,揚帆而下,一路都是日夜兼程,因此只花了不到半個月就已經在登州赤山浦出海了。”張大師如實稟報,他從下面人那里拿到這消息時都好半天不敢相信呢。
“從長安出發,半個月時間就到了平壤浿江口,李逍的船真有這么快?”
“輕舟快進,倒是可以的。”
李治捋了捋須。
“就算李逍這一路駕船趕路,可從登州到平壤起碼也得一兩月吧?”
“陛下,李逍不是從登州港出發,而是自登州東南的文登縣赤山浦港出發,采用的是直航平壤浿江口的方法。往年我中原征討高句麗之時,也曾經發水師自登州直攻平壤的,眼下正好是秋季,可以順風直航,只要方向不偏,其實僅要三日便可抵達平壤浿江口。”
李治點了點頭,不由覺得李逍膽子很大。不過他還是馬上抓到了一個細節上的問題。
“你說李逍是乘季風直航平壤的,但他現在又回來了,那總不是順風的,他又是如何回來的?”
隋朝唐朝確實都曾幾次發水師從登州直航高句麗,但去的時候都是順風,回來的時候可沒這么輕松,不順風的時候還是得繞海岸航行回來的。
可現在李逍明明是直航過去,半個月后又直航回來了。
“陛下,臣這個還沒有查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李逍確實直航到平壤后,僅半個月后又直航回來了。而且他去的時候只用了幾個時辰就到了,回來的時候也是僅用只個時辰就到達赤山,他的船來來回回好多趟,把在平壤搶到的奴隸和財貨都運回來了。如今奴隸和財貨,全都規程在赤山浦。”
“李逍是怎么做到的?”
李治真的是想不明白了,唐朝有兩條重要的水上航線,一條是廣州通夷海路,一條是登州渤海新羅海路,不論是南還是北的航線,基本上是要沿海岸線航行,并且得等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