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李逍身上的那些頭銜,大家都在百濟打仗,李逍一人身掛著經略、安撫、觀察、團練、營田五個使職,還兼任兩州刺史。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獨得圣寵啊。
尤其是這個經略和觀察兩個使職,那是能管到他們這些在安東征戰的軍官們的,他們又不是薛仁貴和蘇定方,級別上李逍管不到。
經略本就管軍,而觀察使又是管官的。
觀察使有為朝廷考察官員之職,甚至擁有直接罷免官員的先斬后奏的權力。
說來,在安東道這塊地方,李逍還算是他們的上級。
雖說只是臨時性的差使,臨時上司,可也依然是上司啊。
“我要向薛帥蘇帥稟報。”
劉伯英無奈,最后也只能這樣道。
薛仁貴和蘇定方是在三天后才到達泗沘城下的,他們是在泗沘的北面來的,是在攻破了百濟王和太子所退據的北境小城后才南下。
隨著他們生擒百濟王和太子,整個百濟國最后的反抗也都被鏟除,百濟亡國。
唐軍會師泗沘城下。
薛蘇二帥到了,李逍自然是出城迎接。
城外中軍大帳,諸將齊聚。
蘇定方和薛仁貴并坐上方,二人都是東征副帥,職位相等,且各統一軍,相處還是比較融洽的。
而在二人之下,將分左右,各歸二帥所統一軍。
李逍進來,發現這帳中有股子升堂的味道。
蘇薛二人見李逍進來,也在打量著他。
以前怎么都請不動隨軍的李逍,如今卻已經是跟他們平級的經略使。
更讓人驚嘆的還是李逍本來是在后方經略的,可人家卻能帶著三千鄉勇就奪取了百濟王都。
這讓滅亡百濟國的二帥都覺得有些遺憾,一年不到的時間就滅掉了一國,這本來是極大的功勛,可現在這功勛卻有些不足。
四萬水師將士大小百余戰,結果最后的大功卻讓李逍搶了去。
劉伯英可是跟他告了李逍許久的狀了,搶奪了泗沘城不說,還不讓東征將士入城。
“報!”
還不知道要如何開口,結果帳外就傳來一聲稟報聲。
“報!軍情急報!”
薛仁貴扭頭喝聲,“入帳稟報!”
一名校尉入帳,“報告大帥,水師巡船急報,海上發現倭人艦隊。”
這個消息讓人意外,“詳情!”
“據報倭人艦隊由倭國將軍毛野稚子率領,大小船只八百余艘,兵馬三萬七千余人,目前正向新羅進發!”
在東征水師剛滅亡百濟的時候,倭人突然參戰了,這是誰也沒料到的,而大家更沒料到的是倭人會先進攻新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