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其他同學的家長舉手,得到班主任同意之后站起來說“我家孩子每天晚上都學到很晚,周末還在補課,這么學在年級上也就排一百多名,你家孩子不抄筆記不帶書不用時間補習就上課聽一聽是真的嗎假如是真的,他怎么保證每回都考那么好理科要想考得好不是應該多做題”
范靜芳看向祁遇班主任,說“大概課堂效率高吧,反正他在家里就是那樣,在學校怎么樣我不清楚。”
胡春明
在學校啊
好像也沒比家里好多少。
胡春明總感覺高中階段的知識祁遇早就會了,他上課通常是一手托頭一手記錄,姿態要多閑散有多閑散,和他比起來旁邊的時櫻才是好學生的反應,每堂課都聽得很認真,這從坐姿和眼神就看得出來。
這種話能告訴其他家長嗎
不能啊。
胡春明噎了一下,在全班家長的注視下他艱難的點點頭說“課堂效率的確重要,課上四十分鐘學好了,比補習四個小時管用。只要能把課上的東西全消化掉,配合一定量的練習,考前再做好復習準備,成績都不會差。至于說書店里擺出來那些五花八門的模擬試卷和習題冊,十本里面有八本甚至九本題型都是重復的,只是稍微變個說法換個數據。做題貴精不貴多,我們做了一道題不能白做,最好能通過這道題把這類題都啃下來,年級上每周都會發一些我們自印的卷子給同學們,這些卷子包含了經常考到的各種題型,都能做得很好怎么考都不用怕的。祁遇同學的課后作業完成得總是很好,他幾乎不會犯錯誤,是對數字和數據非常敏感的學生。”
這么說就好懂很多,有些人做題喜歡撿著自己會做的做,遇到難題先繞過,結果會的反復做了十遍二十遍,都做爛了,不會的還是不會。
胡老師這番話得到班上多數家長的認同,聽著很有道理,他們自己理解了一番,覺得祁遇同學應該就是那種學習效率特別好的,聽過就明白,做過就會。
他每天早上七點多到校,晚上九點多回家,有大半天都在學校,在學校這段時間就已經把學習任務很好地完成了,回家自然輕松。
這么一想,自家孩子還是不夠優秀。
在親戚朋友們看來能憑本事進五中實驗班都是成績頂好的,是學霸。
和這個年級第一比起來,他們還是差太遠了。
胡老師好不容易控制住場面,把畫風轉到正常,他沒敢讓祁遇媽繼續說,又請了班上學習委員的家長上臺。學委在班內常駐前五,年級排名二十以內,她家長就正常太多了,說的基本都能引起其他家長共鳴。這之后,胡春明又點了進步特別大的宋書余,他本來在時櫻和宋書余之間猶豫,這兩個在年級上都是勵志學生的代表,關鍵時刻,二舅媽說過的一句話點醒了胡春明。
他想起來上次和時櫻舅媽通電話,那邊說時櫻媽不反對早戀,很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種親子關系是挺讓人羨慕的,但是,直覺告訴他時櫻媽上臺的話搞不好又會說出類似于祁遇媽那種話。這么想還是宋書余的爸爸更合適,他作為班主任了解過,宋書余家里條件略差一些,對孩子的學業應該會更看重,他父母不可能像祁遇或者時櫻家里那么沒所謂,像這樣的家長更適合上臺發言。
哪怕宋書余爸爸看著就沒有時櫻媽那么有文化那么會說,至少他不會把全班家長帶拐。
任教二十多年培養出來的眼力拯救了胡春明,宋書余他爸說得挺好的,他爸一臉榮幸上了臺,哪怕中學階段作為優秀學生家長就講過很多次話,這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