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覺得,進大學之后發現,這里多數節日都很有氣氛,尤其十二月末一月初的三連冬至、圣誕以及元旦。尤其冬至節,老家椿城那邊冬至這天大多吃羊肉,學校這邊是吃餃子,時櫻班里還搞了包餃子活動,她手巧,站旁邊看了幾眼,包起來像模像樣的。
這么熱鬧過冬至真是頭一回,回想往年都是提前一兩天買腿羊肉,冬至當天燉鍋羊湯。
時櫻跟祁遇以及班里同學熱熱鬧鬧過了節,回宿舍還打了個電話給她媽時娟,問家里做了什么吃
“家里沒開火,晚上你大舅請客,正好楚楚、你和洋洋都在外面讀書,我們當家長的圍一桌,順便還嘮了幾句。我今天跟你外婆講電話,她說整四個月沒見你,想你了。”
算來還真是。
大一新生都是提前到校的,要軍訓嘛。時櫻八月份飛的北京,走之前見過二老,哪怕這樣分開也有四個月了。她在學校校園活動多,再加上學習上也有些壓力,感覺時間過挺快的。怎么說呢好像開學沒多久就國慶了,國慶過后沒多久就降溫了,又過了兩周供暖期了,又見識到北方的鵝毛大雪,稀里糊涂就到十二月下旬。
這個時間學院里在籌備圣誕活動,校學生會那邊在張羅元旦晚會,至于同學們,邊忙部活邊復習功課,元旦一過距離期末考試就不遠了。只要期末考完他們隨時可以回家,想想時間過得挺快的呢。
“元旦過后跟著就是考試周,再有二十來天我應該就能回家,回去就跟外公外婆報道”
“考試時間安排下來了”
“沒呢,是估算的。今年過年早,我們放假還得錯開春運高峰,這樣算下來一月十幾號我應該就已經回家了。我在想要不要把冬衣帶回去些,開學換春夏兩季的來。”
“還是留些在學校,下學習開學后沒準還要冷個把月。要媽說,最好是把不方便洗的裝上帶回來。”
“也沒有什么不方便的,我冬衣都送干洗店抽空還得出去轉轉,看買點什么帶回去給舅媽他們分一分。”
說到這個時娟就想起她八月份送女兒上北京回去的時候買的那些特產烤鴨、果脯、茯苓餅、還有景泰藍鐲子。
鐲子就不說了,給親戚朋友分一分這是去了北京的紀念,那些吃的味兒是不錯,買多了吃到膩味,“我前幾天懶得開火,去你二舅媽家蹭飯,之前我從北京回來分給她的土特產還沒吃完,她特地提醒我說讓你別買這些。”
“真的什么都不買”
“你斟酌吧,我建議吃的盡量少帶。”
本來說冬至節來著,聊著聊著扯這么遠,時娟回過來問時櫻在學校吃羊肉了嗎
“沒,我在學校吃的餃子。媽你不是一直不太會包這個,往常都是買速凍的,我這次學會了,回去教你,我們自個兒搟面皮包來吃一回。”
母女兩個聊了一會兒,掛斷之后時櫻直接去洗漱,換上家居服坐回寫字臺前翻了會兒書。
二十二冬至,之后三天就是圣誕節,而圣誕節是時櫻的生日。
說起來,上個月祁遇過生日除了老家的親戚和他關系最鐵的哥們唐子豪,別人全沉浸在大學的新鮮生活里,都沒人想起他來,他在qq上填的生日也不對,就連系統自帶的賀卡都沒收到一張,那天他是清清靜靜和時櫻一塊兒過的,兩人出學校轉了一圈,約了個會。
到時櫻生日,情況就大不一樣。
實在是日子太好記,聽她說過一回就忘不了,是以提前一兩天就有以前的同學發消息來,隔得遠的口頭祝她生日快樂,同樣在北京讀書的都問她請客嗎出來一學期了還沒怎么聚過,要不要借這個機會聚聚正好那天是圣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