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這伙人起先也有點著急,想著哪怕知道咪咪在這一部里戲份少,這也太少了。前半個小時沒見著人,四十來分鐘的地方才第一次登場,第二次就是最結尾了。
主角和他的小伙伴已經破掉反派的陰謀,最后只差將反派拿下,這種裝逼耍帥的事情和配角有什么關系?當然必須得主角上了。
主角好不容易在唐人街那邊找到人了,發現對方正在拐騙(?)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老板娘。
這種英雄救美的事情,他能落下?
必須不能啊!
于是人沖上去對著反派就是一頓打,打完還沒來得及關心慰問老板娘,就被老板娘一腳踢飛,他懵逼著倒飛出去的時候,老板娘以快到看不清楚的步伐追上來,給了他一頓社會的毒打。
讓你小看女人!
就這點本事還來英雄救美???
姑奶奶一jio送你歸西!
徐咪拍過那么多電影,除了那個喜劇之外,其他結局多半都是有點悲的,哪怕是嚴暉白的推理劇本,她拿的是boss身份,每次都能把人耍得團團轉裝逼大成功,但最后不也得進局子嗎?
這還是第一次,她只是拉風的把主角打了,沒被抓去關,這就很美。
觀眾看完神清氣爽。
出來就給朋友們賣安利。
這部超精彩的!
信我!去看!
就算是同行,甚至是一些平時更傾向于看一些深度電影的同行,看完《正義獵手》也得豎個大拇指。
別看很多人提到商業片就覺得那個只是燒錢弄出來的玩意兒,不需要很多演技,也沒有精彩的劇情和發人深思的內核。
有人覺得,只要你能弄來一筆超大的投資,請一個過得去的導演,再拉出一套華麗的演員陣容,好了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但其實任何一種電影,要做到極致都不容易。
商業片要滿足的是什么?
觀眾不動腦就能看得爽的需求。
這種電影是不輸出思想,通常就是正反派打打打,變著法的打,換著場地打……
但是要讓觀眾看得爽,看不膩,那也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劇情設計,劇情節奏,怎么過度銜接都很重要,動作場面更要真實要盛大要得勁兒。
這部電影就是,看完你不用怎么夸編劇,是制片團隊、導演、演員厲害。
也商業電影的標準來看,這絕對是九十分以上――上乘之作。
各方面都恰到好處,節奏既不會緊張得讓人窒息,又不像有些電影慢吞吞的看得瞌睡。一場場打戲有在換口味有在升級,他們致力于給觀眾新鮮感,付出那么多心血回報也是大大的。
業內對這電影評價老高了,還特別為結尾那頓毒打點了個贊,都說是大師級的設計。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選擇讓主角在中間挨毒打,最后耍帥收場,因為觀眾對最后的場景記憶會特別深刻,這樣能加深他們的爽感,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一般是這樣就意味著,這是一個很多人用的套路。
太多人用自然就不新鮮。
《正義獵手》這個結局是,先讓主角打反派,打得很拉風很帥氣,然后讓旗袍女對他一頓輸出,以主角被打暈過去當場閉眼畫面黑掉為結束。
這就留下懸念了,很方便第二部展開。
他們看完覺得很好,特別好,可能因為都覺得徐咪是自己人,加上旗袍女是真的美真的颯觀眾潛意識里沒把她當成主角的死對頭,可能還有人指望后面主角去泡她……
被這種美女打和被臭男人打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