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啊,我那是被媒體追著問,不保守的說難道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自己吹自己?我還怕打臉呢。今天這個不一樣,兒子還小,思想什么的還不成熟,老嚴總說作品是為表達自身想法寫的,作者積累充分想法成熟了之后才容易寫出讓人動容的東西,我們家的小孩離那一步還遠。”
俞楊搖頭,不聽不聽。
“你滿門變態,能用尋常眼光去看?那不然我們打個賭,就賭鳴崽下次發表的東西能不能讓他一鳴驚人。我先說我覺得可!”
徐咪:……
我總懷疑你知道我有個逢賭必輸的狀態。
徐咪最后沒跟俞楊賭這個,但她小孩還是寫出了一本厲害的書。
這本書成為了當年全球銷量前十的書籍,不是強行模仿大人寫一些看起來厲害其實沒有足夠內涵支撐看起來像無病呻吟的東西,他這本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很童真很浪漫很適合在天氣好的日子拿出來讀一讀非常質樸卻能引發成年人思考的東西。
怎么說呢?
徐一鳴和他爸一樣,有一種非凡的才能,他們都有很好的嗅覺能寫出時下社會最想看到的那種書。
現在這個時代,孩子是寶,但圍繞這塊寶不斷有很多問題。
成長教育方方面面都不讓家長省心。
家里有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會準備一些育兒書,還聽專家講座,只為教養出更出息的娃。但是專家說的還能比孩子自己說的更能準確表達他想法嗎?孩子的心聲難道沒有參考價值?
但是一般的孩子,他沒這功底,寫不出天真有趣叫人看了能會心一笑并引發聯想和思考的東西。
徐一鳴可以。
他是個開始在形成自己風格的成熟的小大人。
讓他去寫他爸爸平時寫的那些肯定不行,小孩沒那個深度和廣度。讓他寫自己,寫家、朋友和他眼中的世界、他的想法還有對家長的期許,這孩子不要太順手,簡直一氣呵成。
這個內容,再配上天真有趣的插圖,做個叫大家一看就會被吸引的漂亮封面,出版社那邊再設計一個恰到好處的宣傳方案,宣傳條上加大加粗寫了類似于“你今天依然不懂孩子嗎?”“迷茫期父母必看”“告訴你孩子們的心里話”“一本書讀懂xxx”……
廣告宣傳這個東西,肯定是夸大了說的。
看了這書真的就能讀懂孩子嗎?除非你的娃和徐一鳴是同一款,否則肯定達不到那效果。但是就有人會因為心里焦慮去買,買來看了之后,你別說!雖然里面沒有一個字是在教你方式方法,但這書真的很暖心很治愈。
書一經推出就賣得不錯,出版社看到潛力,不得大力推薦?
之后一段時間,基本上廣告拉滿,各種銷售套路都安排上了。很多人有從眾心理,就是當你發現最近這個流行,你就會想了解一下,感覺我不接觸好像就落伍了一樣。
當有孩子媽買了這個書,看了之后,感覺很舒服,她和身邊其他孩子媽說起,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的推薦,這種推薦甚至比出版社安排的廣告還要有用,人總會信任自己的朋友。
你一本,我一本,銷量可不就上去了嗎?
但是廣告效果是有極限的,差不多快到就會疲軟,之后曲線會下滑。如果徐一鳴不是徐咪和嚴暉白的兒子,這本書就算成績好也到不了天降紫微星這個級別。眼看銷量要下滑的時候,出版社又來了一波,他們安排書的作者也就是徐一鳴去上了節目。
我們說過徐一鳴像他爸,但也不是百分百復刻,畢竟有個名動全球的巨星媽,養出他這個不介意露臉,膽大,臺風甚至比很多藝人還穩的家伙。
他為了讓自己的處女作打敗爸爸當年的處女作,配合了出版社的安排,這期節目一露,孩子臉一曝光,徐咪和嚴暉白的粉絲懵了,書的銷量也爆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