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問出了這片兒怎么辦那關別人什么事
既然敢在宵禁還在大街上行走的,肯定有自己的本事,例如像慶豐班這種人生地不熟又初來乍到的,自然要守規矩些,所以吃完飯秦明月一干人等就急急出了門。
從地理位置上,成香樓離秦明月他們住的客棧要近一些,所以先去的是成香樓。
到了后,看了看情況,和在蘇州那會兒并無什么不同。
鼓板聲、三弦聲以及依依呀呀的水磨腔,站在門外都能隱約聽見。一些衣著光鮮之人絡繹不絕從大門處進進出出。
進去了一問,規矩也和在蘇州那會兒差不多,不同的戲場有不同的價錢。且這成香樓似乎還挺會做生意的,特意在每處戲廳門口張貼有紅底的大字報,寫明了什么時間什么角兒唱什么戲。看客們只用在門口繳了入場錢,就能進去了,進去后自有人招呼。
特意選了最貴的一場,買了三張入場票。
二兩一個人,一共花了八兩。老郭叔心疼得又吸起氣來,不過也知道這是不能省的,他倒也沒多說什么,只是嘴里一個勁兒念叨太貴。
確實也不便宜,不過當初白蛇傳的票價賣到五兩一座,還供不應求,似乎也就沒那么貴了。
入了戲廳,戲剛開始沒多久。
四人在伙計的招呼下入了座,之后伙計又端了茶水和果子盤,所謂的果子盤,里面也就放了些瓜子和炒花生之類的,茶葉也算不得好茶。
看了一會兒,幾人就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上面的角兒唱得實在平凡無奇。倒也不能說唱得不好,只是這種爛大街的戲,大家不光看過許多遍,自己戲班里也曾唱過許多遍呢。
秦明月好奇地問了一句,可有比這臺上的角兒更好點兒的,遭來伙計一通奚落。
大抵意思就是說秦明月等人有眼不識金鑲玉,上面的角兒是如何如何紅之類的,不過到底是京城這種大地方伙計,大抵也懂得不能隨意得罪人的道理,所以說得比較含蓄罷了,但秦明月等人也不是任事不懂的幼童,自然聽得明白其中的意思。
戲剛過半,幾人就走了。
一來是實在沒什么可看的,二來也是時間不等人。
又去了何慶園,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情況。花了十多兩銀子,還沒看出來個明堂,顯然老郭叔心情有些不好,不過還是和秦鳳樓兄妹倆定下明天再去別處看看的決定。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秦明月等人再度出門,這次可不能像昨晚那么走馬觀花,而是要細看,不光要看戲,看臺上的角兒,還要看對方的經營模式。
不過這是秦明月個人想法,因為她動了想自己開個戲樓的心思。
只是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畢竟她也沒做過生意,手里剩下的三千兩銀子看似挺多,可擱在京城想開個戲園子,恐怕也是杯水車薪。
連著出去了多日,可把秦明月一干人累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