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并沒有塌下來,但任誰都知道這次河道總督胡承邦是完了。
原來早在七月初十那一日,黃河就決了堤,這一決堤可不是一處兩處,而是連著好幾處。夏日本就是雨水多的時候,一到夏天,朝廷最怕的不是哪里有旱災,而是黃河決堤。
畢竟旱災可以賑災,若是水患,死人不說,還勞民傷財。
歷朝歷代以來,黃河水患就是朝廷的一心腹大患,可黃河素來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根本不是目前人力可以解決的。朝廷年年砸出大量銀子去修防,可是年年都不得安身,好點兒的只禍害一處,不好點兒的就像今年一樣,禍害了河北河南兩地,致使兩地哀鴻遍野,老百姓叫苦不堪,流民四起,民不聊生。
又因這兩地靠近京師重地,逃過洪水肆掠的災民,自然就往京師涌了來。
其實也是當地官員膽子太大,出了這樣的事竟然敢瞞報,等災民來到大興,被大興當地駐軍攔住,惠帝這才收到這一消息。得到消息的他,龍顏震怒,當即命人出京去拿河道總督胡承邦回京問罪。
其實這胡承邦也是個倒霉的,剛任河道總督不足一年,門里的事兒還沒弄清楚呢,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之前,他倒也發現有些地方的河堤絕對防不住夏季的暴洪,可他初來乍到,而河務衙門早已是自成系統,他的命令下發下去,下面的人卻陽奉陰違。
等出了事后,為之晚矣。
朝廷派去的人并沒有拿回胡承邦,因為事發之后,胡承邦就服毒自盡了,其家眷也一無所蹤。據當地官員說,河道決堤后,有暴民積怨之下襲擊了胡宅,胡總督的家眷盡皆慘死,家財也被搶奪一空。
事情似乎就這樣結束了
當然并不是。
惠帝雷霆震怒之下,兩地牽扯進去的官員紛紛落馬,撤職的撤職,查辦的查辦,另外賑災之事還得提上日程。
可提到要賑災的事,卻是遭到了阻礙。
無他,皆因朝廷沒錢了。
這幾年也不知是怎么了,這里澇完那處旱,不是小災,就是大害,總是不能消停。看似大昌朝太平盛世,可朝廷其實沒什么錢的,如果有錢的話,惠帝也不會去捅馬蜂窩,將王銘晟派去了江南。
說其他的都是假話,給朝廷弄銀子才是真的。
勛戚官紳占地嚴重,賦稅收不上來,即使收上來也是杯水車薪。大昌朝有錢的地方倒是不少,可惜錢都進下面人的荷包里了。
惠帝恨啊,恨得牙癢癢。
他作為堂堂大昌的皇帝,修建個行宮,多寵信幾個妃子,就有一群朝臣天天在他耳朵根子邊上說,這起子人自己卻是個個富得流油。
各種原因交織下,惠帝往江南派去了王銘晟,也派去李棟。可惜這兩個人哪怕再有才,也是雙拳難抵四手,江南那邊沒有任何進展,而各處需要銀子的缺口卻是越來越大。
惠帝在朝堂上發了頓火,下面一眾文武百官全部蔫巴了。
可扭頭再上朝的時候,惠帝問這事兒怎么辦,下面卻還是一片鴉雀無聲。
意思就是您看著辦吧。
惠帝若有辦法,能在朝堂上發火嗎他想賑災,可是有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