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昭示著大自然的力量。
人靜,詮釋著一種無聲的力量。
忽然間,他將右手抬起,在身后劃了道弧,笑了笑說道:“帶他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臺上吧!”
跟誰說?他的身后空無一人。
可老僧人的話音剛落,只見他的身后幾米處,地面的積雪開始向空中凝聚,之后竟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光門,從門中走出來兩個人,一個小和尚和一個年輕的乞丐。
小和尚約莫十一二歲的樣子,可愛的小臉蛋上滿是稚嫩,他眨著無比清澈的眼睛看著老僧人說道:“師父,他來了,小玄子先行告退了!”
老僧人沒有回答,也未轉身,只輕聲問了句:“知道我眺望的遠方是哪里嗎?”
年輕的乞丐搖了搖頭,本垂落在他臉龐的發絲被風吹起,露出來一張看樣子十七八歲的臉,一張很干凈的臉。同他身上的破衣爛衫顯得極不協調,他的模樣俊俏,棱角分明,雙眼流露出善良與真誠。
小和尚看看身旁的乞丐,回答道:“小玄子不知師父所眺何方,但小玄子知道師父這些年一直在看著同一個方向。”
“嗯!小玄子果真聰明,那是別山的方向。”師父還不忘夸贊下他這個年齡最小的弟子說道。
“可是,師父,別山那是什么地方?有多遠?又住著什么人?”玄子眨巴著他清澈的雙眼繼續問道。
老僧人轉過身笑笑,摸了摸小和尚的頭,看向年輕的乞丐說道:“遠方不應該只是眺望對嗎?”
年輕的乞丐思索下答道:“還應該去尋找”
“看來你已經有了答案。”老僧人說完停頓了下,接著又說道:“年年此時年年今日,你都會來寺門前,三年了,你的臉很干凈,信仰也很干凈,你也很執著,只不過貧僧不能收你為徒,我遠眺的方向有你想要的答案!”
老僧人剛一說完,年輕的乞丐突然雙漆跪地,兩手分開伏地,將頭重重的磕了下去。
老僧人趕忙將其扶起,并說道:“天道不違,貧僧不能收你,但貧僧可賜你一名喚作晟子,讓小玄子陪你走一程,即刻下山去吧!”
小玄子一聽急忙著說道:“啊!師父,師父,你不要小玄子了么?小玄子還不想下山。”
質樸的語言從稚嫩的童音里喊出,老僧人的眼眶忽然泛起了水霧,他蹲下身子,摸了摸小玄子光禿禿的頭,又捏了捏他粉撲撲的小臉蛋,語重心長的說道:“先知而悟則入,后知而無則通,三玄一渡如蒼穹。這修行的先知后知對常人少說也需二十年的光景參悟。可小玄子你天資聰慧,心善純良,六歲隨為師居藏經閣,閱經文無數,七歲便可感知,雪山氣海自通,皆比尋常人早,如今至知命境卻不前,也唯有一番歷練方可參透,這古剎終究不是你的安身之所,今日起,你就下山還俗了吧!”
小玄子一聽,頓時就哭了起來,稚嫩的雙手搖晃著老僧人嚷嚷著說道:“師父,下山就下山,為何還不要玄子了?”
多么惹人憐愛的孩子,老僧人也不知這一別會否還有再見之日,他只希望這個孩子未來會有更高的成就,而別山將會是他最好的選擇。
別離,是為了更好的修行,也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老僧人再一次摸了摸小和尚的頭說道:“小玄子,那本《法字經文》你帶往別山,別山是你該去的方向,那里有你的朋友!”
說完老僧人慢慢地朝著藏經閣的方向走去,他本就消瘦的身影,在這風雪之地顯得無比凄涼。
望著老僧人離去的背影,小玄子和晟子不約而同的跪在了地上,兩手伏地,虔誠三叩首之后,起身看了看別山的方向,眼中滿是渴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