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般的冰冷。
四人收手站立。李淮民開口說道:“犯我大唐,誅你小命!在我大唐國內混跡多年,想必下癲大人聽過這句民諺吧?你日桑國與我大唐本是友好之邦,受我大唐帝國影響,律令,地方官制,語言文字,建筑藝術等各方面都受我大唐帝恩,理應感恩回饋才是,卻沒有想到,竟然狼子野心,敢偷偷摸摸潛入,犯我大唐?該殺!”
李淮民的話中帶著一陣陣蕭殺之意,看來他極度反感眼前的這位下癲小人。
也難怪,六年前他曾出使日桑國,日桑武圣皇親臨迎接,雙方對于經濟發展,貿易,學術上做過深層次的溝通,取長補短,相談甚歡。
臨回國前,武圣皇行大禮道:愿日桑與大唐帝國永世交好,絕不犯我帝國之邦。
誰料?這才六年有余,人心就變了?變得如此可怕……
其實李淮民有所不知,當年他應邀請出使日桑國之時,正是武圣皇繼承天皇大位不久,為了讓整個日桑國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做出成績讓一只心存奪位的弟弟武圣瑯死心效忠,才出此下策。
事實他一心求教,也并無二心,在李淮民回國之際也言出心誠。甚至到今時今日他都未曾有過來犯之意,侵略之心。
只是這武圣皇卻不知表面百依百順,輔助朝政的弟弟武圣瑯依舊賊心不死,包藏禍心。
他見日桑國在皇兄武圣皇的帶領下,日漸興盛起來,呼聲之高。在本國內再也找不到任何的機會下手顛覆,于是在幾個謀士的進諫下,采納了“假癡不癲”,“暗度陳倉”“反間計”等計策,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要制造大唐帝國與日桑國之間的矛盾,再將這矛盾激化,達到“李代桃僵”的效果,從而正式登上帝位。
而這假癡還真就做到了,他如今在日桑國癡迷輔政,癡迷大唐帝國文化的研究,對于奪帝之意無人能察。
而這不顛之人正是他派往大唐帝國潛伏的下癲,也就是眼前之人。
這下癲來到中土,先找了一處僻靜的村莊落戶,取名童不恭。學習中土文化,語言,修行,一蟄伏就是兩年,待他熟知這一切后,他悄然間離開去了洛陽皇城。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血刀門的門主聞人血,并加入了血刀門,從此便安頓了下來。
不得不說這下癲是個厲害的人物,表面瘋癲,實則心思甚遠,在血刀門中他探聽到了太多的皇城之事,甚至是軍事秘聞。
他將所知的一切通過特殊的方式傳遞回日桑國的武圣瑯,漸漸地武圣瑯呼聲變高,有蓋過武圣皇之勢頭。
而下癲也因此更受重用,武圣瑯傳回的信息告誡他說道: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勢,制造一切能制造的混亂,嫁禍一切能嫁禍的對象,保持潛伏。
下癲深知此意的暗示,皇城不亂,大唐不亂,天下不亂,日桑國武圣瑯無望。
于是這些年中,他沒少做文章,就連那夜血刀門門主聞人血派他查探上狂玄野與小和尚之事,他明明皺了幾下眉頭,感知到附近存在著生機,卻又舒展開來,回頭謊報,其實心中早有打算。
他巴不得聞人血殺了上狂玄野,更巴不得把血刀門搶在自己的手中,方便日后行事,更巴不得血刀門引發整個武林浩劫,只有這樣才會亂,越亂越好……
然而當下,太多的事情只能在腦海中快速閃現,在聽李淮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字字殺意的話語講完,他臉色煞白了許些,他左右看看,看著身旁不足十人的手下,心中沒有絲毫的悔過,反而卻在滴血,他目露兇光,恨不得生吞活剝了眼前這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