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這佳肴堂一般也只有師父會用,師父不在的這三百年,估摸著都要長蘑菇了。”
說話間,兩個人已經走到了靈照頂的中心位置,這里是之前見愁站在崖山道上,瞧見的那一個泉池,看上去不小。
泉池兩邊各有一道溪流,分向靈照頂左右兩邊。
這個風很小的晚上,泉池水面上倒映著天上彎彎的月亮,將灑下來的月光揉碎了,鋪在細細的波紋上。
見愁站在泉池邊看去,竟看不到底。
“這泉池好像挺深。”
“這泉池乃是冷泉,很深沒錯,從這里直直向下穿過這一座山,到達地底。每年八月便會有一群白鶴自天上飛來,棲息于此,聽聞乃是崖山開山祖師當年養的那一群,所以名曰歸鶴井。”
沈咎笑著也站了過來。
“再過一個月,大師姐就能瞧見鶴了。”
原來是口井,她其實還以為是登天島上所見的那座小石潭。
目光落在歸鶴井水面粼粼波紋上,見愁腦海之中卻飛快地劃過一群在晨光下近乎透明的蜉蝣之影。
一時之間,她怔了片刻。
抬首望月,原來今天就要過去了,此刻,已是深夜。
那少年如何了
“大師姐”
沈咎半晌沒見見愁有什么反應,有些奇怪,忍不住問了醫生。
見愁這才回過神來,道“方才瞧見這歸鶴井,便想起了一位”
“故人”沈咎接話。
見愁搖頭“不,萍水相逢,素不相識,無關緊要之人罷了。倒是這歸鶴井,不知到八月會如何,到時得看看開開眼界了。”
“崖山風景好的地方還有很多,除卻歸鶴井之鶴,還有崖山道上摘星臺,前山攬月殿的攬月階,順著靈照頂下去,有一座風音谷”
總之,好玩好看的地方太多了。
沈咎一一地數著,帶著見愁繼續往前面走。
更前面,便是那一座巨大的高臺了。
之前在崖山道上,見愁遠遠看著的時候,只看見這一座高臺底部距離地面足足有三十丈,卻沒想到,走近了看,才發現這高臺與地面之間,并非沒有東西支撐。
只是,這支撐之物,反而令人震撼不已。
撐著高臺的,竟是一柄三十丈長劍
長劍太細,劍尖落地,插在這巨大的靈照頂上,劍柄處卻緊緊抵著上方的高臺。
這一座高臺,寬有足足二十五丈,長有四十丈,厚度也有整整五丈
如此巨大的高臺,該有多重
這一柄長劍竟然能撐住
站在高臺投在地面的巨大的陰影之中,見愁駐足仰視,心里有一種莫名的震顫之感。
沈咎的聲音,在夜里,也異常地平和。
他站在見愁的身邊,開口道“此臺名為拔劍臺。”
“拔劍臺”
見愁呢喃了一聲。
沈咎道“凡我崖山弟子,正心持道,遇邪魔拔劍,遇不平拔劍,遇違心拔劍世間有種種憂愁煩惱,何不拔劍解之”
“所以,你方才才會對那么多人說,拔劍”
見愁還記得,在崖山道時,沈咎曾一聲大喝“拔劍”,下面一時之間便安靜了。
沈咎原本只是隨口說一說有關于拔劍臺之事,沒想到見愁竟然真的就想到了那邊去。
他有些赧顏地摸了摸鼻子,開口道“都說拔劍斬心魔,斬去世間煩惱不過在咱們崖山,大家都是一言不合就拔劍”
一言不合就拔劍
誰打贏了誰就是大爺
很明顯,沈咎乃是崖山這一群“拔劍派”弟子之中的佼佼者,拔劍之后從無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