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他們都有一樣的法器,可同樣的法器,在不同的人使出來也是不同的效果。
這七個人的修為所有人都清楚,曲正風元嬰巔峰,沈咎則是才踏入元嬰中期。
只是修為不等同于戰力。
明面上,戰力最高的應當是在崖山之中拔劍頻繁的四弟子沈咎,自拔劍以來,從無一敗。但是也有人說,是扶道山人的三徒弟,那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天都在閉關的劍癡,可能才是戰力更高的那個。
至于曲正風,為人頗為溫和,待人處事也如春風化雨一般,很少有人去思考他的戰力。
只有有心人注意到,沈咎曾對其他人拔劍,卻沒有對曲正風拔劍。
元嬰中期與元嬰后期大圓滿之間的比試嗎
所有人了解之人,幾乎都是兩眼放光
元嬰期修士放到整個十九洲,都是橫掃一方的大人物了,縱使在崖山這等地方,也算是異常厲害。元嬰期修士往往舉手投足之間,便能使山倒河摧。
如今只在崖山上面比斗,手腳必定不能施展太開,頂多算是“切磋切磋”。
不過,縱使是“切磋切磋”也足夠使人心馳神往了。
一銀一藍兩道華光,便在靈照頂上展開了激斗,不一時便落在了拔劍臺上。
正正好。
沈咎越打越勇,只覺心里所有的憤怒和怨念都被注入了術法之中,腳底下萬象斗盤上的星斗光芒,頻繁閃爍,每閃爍一次,便代表著他發動過了一次道印所對應的術法。
他手里那一柄劍的銀芒,也從未黯淡過半分。
相比于沈咎的大開大合,曲正風則要溫和許多。
沈咎攻,他便守,沈咎進,他便退。
只是這一進一退之間,漸漸便到了拔劍臺的邊緣。
眼前,沈咎又是一劍凌空劈來,空氣之中甚至隱隱有雷電閃爍,皆是被這一劍的威勢帶起
曲正風終于猛地一跺腳,石塵四起。
一座暗藍色的斗盤忽然浮現在了他腳下
這一瞬間,高高站在絕壁之上的見愁,甚至瞪大了眼睛
三丈方圓的斗盤
在整個打斗的過程中,曲正風都不曾亮出自己的斗盤,仿佛在顧忌著什么,這一刻忽然亮出斗盤來,周圍頓時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見愁不禁想起,扶道山人的斗盤似乎也才恰恰好的三丈
她記得,自己曾問扶道山人修為,他說三百年前乃是入世,如今是出竅。
天賦斗盤一丈。
如今出竅期修為,斗盤三丈。
那么這一位曲正風曲師弟呢
天賦斗盤不得而知,可元嬰期大圓滿三丈卻是不假
只有兩種可能其一,天賦斗盤超越扶道山人;其二,他此刻的實力與出竅期修士無異
能看到曲正風斗盤的,自然也都能做出與見愁一樣的判斷。
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就連正在曲正風打斗的沈咎也是大罵了一聲“娘的,咱們都是同門師兄弟,你還藏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曲正風的聲音里有著淡淡的笑意。
他劍尖斜斜指地,地面上旋轉著他的斗盤,那正好是一枚由七個道子組成的圖案,道印
話音落地時,那道印便微微亮起。
一道流光從第一枚道子開始,逐漸第二枚,第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