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仿佛看不到扶道山人的表情,渾濁的眼底,混雜著太多復雜與滄桑。
“方才你們說話,我這老不死也有聽見。人死之后,魂魄離體,游離于世間,肉身便如一具空殼,會漸漸腐爛消失,化為泥土,消散在世間。這是一種融,消融。經脈融于筋骨,竅穴隱于血肉,最終化為一體,或為蛇蟲鼠蟻所食,或為風霜雨雪所侵。”
“尸體,無有經脈,無有竅穴。”
“可她活了過來”
扶道山人盯著躺著的見愁,心里難以接受。
老者點了點頭“正是因你聚魂,她才活了過來。人活,所以血肉豐,經脈分,竅穴出。只是她魂魄有殘”
“三魂可離體,七魄歸于身。三魂七魄若不在,人如何能活”
所以魂魄若是有缺,見愁怎可能死而復生
扶道山人亦有不解之處。
老者道“三魂中,天魂缺三分,地魂不缺,命魂缺一分;七魄中,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氣、四魄力、五魄中樞皆不缺,七魄英缺三分。”
方才他早就觀了見愁如今魂魄的情況,當時也是驚訝無比。
“她三魂七魄俱在,可并不完整。能聚魂魄歸體復活,是你運氣好,遇到藏風聚氣之穴,魂魄游離未被帶走。只是藏風聚氣之穴易出精怪妖鬼之物,見生人魂魄,吃了幾分也未可知。”
準確說,這便是最大的可能了。
“所以,她人雖能活,可其實魂魄有缺,血肉雖豐,空有其形,而經脈不分,竅穴不出。她身體里,根本沒有經脈,一切所謂修煉之事,不過憑空臆想,依靠靈力生造而出。她想處,便是經脈,便是竅穴。”
這一番話,若扔出去說,堪稱是駭人聽聞
修成天盤的見愁,身體之中其實沒有經脈,更沒有竅穴
下面的鄭邀,已經聽得目瞪口呆。
老者蒼老的目光,落到了扶道山人的身上。
“所以你的徒兒,若在修行之前看過人體的經脈竅,便會以為自己身體之中經脈竅穴亦是如此,從而在已經消融為尸的身體里,造出一條條的經脈一枚枚竅穴來。只要她想,便會有,所以只要她推算的時候,對自己推算的把握大上一些,必定能成,所以能點亮所有坤線。”
扶道山人站在那兒,好久沒說話。
他修行已久,不會不明白這一番話的意思。
真因為身無經脈竅穴,所以反而處處是經脈竅穴,所以那一枚道印,她只要算準了軌跡,就能在第一次試驗的時候便直接成功。
用腿,用手,似乎也只有在威力上的輕微差距。
只是
扶道山人舌尖上一陣苦澀泛上。
“可出竅之上,有問心之劫,一到入世,便是修心”
老者亦沉默許久,而后緩緩點頭。
“所以,你這徒兒,在出竅之下,修煉速度驚人,修行道印隨心所欲,若與人交戰勢必攻擊極強。出竅以下,難逢敵手,一到問心,必死無疑。”
出竅以下,難逢敵手。
一到問心,必死無疑。
只因見愁魂魄有缺,無法修心,更抗不過兇險的問心道劫
扶道山人沒有再接話,只是俯身彎腰,將見愁抱了起來,直接一步踏出,已在距離祭壇足有十余丈外遠的地方。
他朝著前面走去,腳步沉重,枯瘦的身體像是拉滿的弓弦,緊緊繃著。
仿佛,他若不這么繃著,就要立刻垮掉一樣。
眼見著扶道山人漸漸消失在那一片虛無的黑暗里,鄭邀站在原地,沒走。
老者長嘆一聲,頗為復雜。
“六百年了,他修為竟然在倒退何必自苦”
鄭邀聽了,回過頭來“師伯向來這脾氣。”
“向來”老者聽了,不禁笑出聲來,聲音沉重,“他這狗脾氣,可比原先好多了。”
狗脾氣
也就您敢這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