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兩翼修士各著黑白衣袍,各呈陰陽環抱之勢,雖分在兩側,卻有一種奇異交融之感;
修士陣最中卻多為修為在出竅以下且數量最多的元嬰修士,觀其排列必成兵陣;
后方壓陣的則是佛門僧人,金經亂閃、梵唄響徹之間,已然撐起金剛、伏魔兩大陣,一者上下護住全陣,一者前襲落下萬丈金光
完全不是先前與他們交戰試探時那平庸散漫之狀
恐怖
鋒銳
近萬修士覆壓而來,投落在惡土荒原上的陰影,瞬間便如大張著獠牙的猛獸一般,掠過了殘破的鬼門關,籠罩在眾人頭頂
“防守”
“速速防守”
四面八方,頓時響起無數急迫中夾雜著恐懼的聲音,在那第一輪劍光的余波里瘋狂交織
泰山王最不想見到的發展,終究還是來了
避而不戰,本就不是長久之法。
極域眼下的對手可不是什么小嘍啰,而是歷經了遠古、上古兩大時代,底蘊深厚、英才輩出的十九洲
他下令按兵不動,只是想要盡量地拖延時間,一則排除掉后方始終令他不安的隱患,二則趁此機會訓精銳鬼兵演練自秦廣王殿取來的那些研究記載中的陣法,以期提高極域戰力。
可被人看破了
而且對方還抓住了他不敢輕舉妄動的絕佳機會,肆無忌憚,全力進攻
說好聽了,這叫審時度勢,殺伐果斷;說難聽了,這就是“趁你病,要你命”這一句老俗話在戰場上最無恥、最淋漓盡致的體現
你按兵不動,避不應戰,我便傾盡全力來攻
這時若不應戰,若不傾全部兵力來對,只守不攻,便無異于躺平了任人錘個鼻青臉腫
最終鬼門關失守,此戰必輸
然若忿而應戰,固是能憑借地利與兵力上的優勢與十九洲抗衡,至少不會落入任人捶打宰割之境,可恐怕正中了對方下懷
因為至今,他們都還未排除那潛伏在鬼門關后的危險
十九洲這方主持大局的具體是誰,泰山王不知曉,但他隱隱能感覺到對面的對手,與那隱藏在鬼門關后的對手串通一氣,是要逼極域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中掙扎
進一步,避而不戰,是錯;
退一步,出而應戰,還是錯
明明就只差那么一點,只差那么一點。明明派出去搜索的鬼兵已然從先前那陣法之中得出些許眉目來,也許不日就能查到關鍵之處
可再也沒有機會了。
十九洲無巧不巧選在這個時機發動悍然的進攻,已然是向極域全面宣戰根本不容他們不戰
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
泰山王終是長嘆了一聲。
根本無須他再發話,整個鬼門關后屯兵的駐地里,尚未受傷的大量鬼兵便在諸位鬼將的指揮下迅速穩定了原本維持著的陣型,終于在一種驚怒交加的情緒之中,發動了這幾日以來,第一次如狼似虎的反擊
“轟隆”
“殺啊”
“鬼王族聽吾號令,集力先襲其左翼”
“砰”
戰勢頓時天幕下陡然炸開的雷電,瞬間點燃了廣闊而貧瘠的極域惡土,燒亮了陰霾而壓抑的極域天穹
水火并舉,正邪相較
十九洲精銳修士,有條不紊,沖鋒陷陣;極域五六萬鬼兵,如狂潮浪卷,淹沒而去
每一次攻擊,都不是單獨的一道。
是成千上萬道
沒有人孤軍奮戰,沒有人能以一當萬當個人實力極其強悍的修士們聚攏到一起,疊加的實力何止十倍百倍
天在搖,地在顫
這,才是雙方驚人的實力
這,才是他們終于展露的獠牙
鮮血在陣中拋灑,慘叫在陣中蔓延
十九洲那一頭暫且不論,極域這五六萬鬼兵卻已在交鋒剛過一刻之后,便感受到了那種恐怖的壓力
縱使十九洲僅有近萬修士,在他們全力反撲之下,竟也未現頹勢
喊殺聲震天
整片荒原之上,天時草凄厲地抖動,又被無數踏來的腳步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