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話,姜雪寧也沒管她到底是什么神情,轉身便走了。
很多時候她都無法分辨自己對婉娘到底是怎樣的情感。
但她上一世所有的悲劇,歸根結底,都跟婉娘有關。
照理說,她該恨她。
可只要想到她心心念念記掛著的女兒,卻不曾問過她一句,又覺得婉娘終究是可恨又可憐。
上一世,姜雪寧是搶了姜雪蕙的機會,也搶了她的姻緣,爭著一口氣自己擠進了宮廷為沈芷衣伴讀;這一世,她明明已經對皇宮避之不及,可所有人卻跟上趕著似的湊到她面前,連入宮伴讀這件事,都在她名字并未呈上去的情況下落到了她的頭上,完全是被人在背后推著進宮。
一切似乎與上一世沒有太大的不同。
這讓她忍不住地思考:重生回來這一世,她真的能改變什么嗎又或者,不過是重蹈上一世的覆轍。
次日一大早,天都還沒亮,姜雪寧被丫鬟們伺候著起了身,梳洗打扮過后去辭別父母,帶上少許行李,便上了馬車。
大臣們出入宮從午門走;
宮中女眷或是她們這樣入宮伴讀的則都從皇宮東北角的貞順門進。
這一批入選的伴讀,年紀大多在十七到二十之間,都是青蔥少女最好的年紀。
姜雪寧到的時候,已經有些人到了。
她很少在世家貴女的聚會之中露面,與她們并不相熟,但她們相互之間卻是熟悉的,正站在宮門附近低聲交談。
但姜府的馬車才一到,這議論聲便停了下來。
所有人都轉過頭來看她。
目光里都露出或多或少的好奇或者忌憚:姜府一開始呈上去的名字是姜雪蕙,但后來選入宮做伴讀的忽然就成了姜雪寧。這件事可不僅僅是姜府里知道,外頭也早就傳開了。像她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姑娘,誰能不關注這些呢
旁人搶破頭都搶不到。
這姜雪寧倒好,坐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做,餡兒餅便從天上掉下來砸她頭上。
實在是讓人心里很難平靜。
姜雪寧才從馬車上下來,一眼掃過去就看見了幾張熟悉的臉孔:還真都是上一世伴讀的那些人。
一個清遠伯府的尤月。
當日重陽宴上姜雪寧頗不給她面子,算是結下了仇怨。
此刻她穿著漂亮的宮裝,一臉端莊賢淑模樣,可朝著她望過來的眼神里卻是毫不掩飾的敵意,甚至隱隱帶了幾分刻毒。
姜雪寧心道她可千萬別來自己面前找死,不然這一世自己入宮的處境要比上一世好太多,若一個脾氣上來不小心捏死她,傳出去不大好聽。
尤月旁邊便是上一回重陽宴上被點為詩中第一的禮部樊尚書家的小姐樊宜蘭,是所有人當中穿著最素凈的,連耳珰都未佩上一枚,眉目間一股淡泊縹緲之氣。
入宮這件事于她而言好像并不值得激動。
旁人看姜雪寧的目光多少都有些異樣,可樊宜蘭只是淡淡地看過來,既沒有好奇,也沒有嫉妒。
姜雪寧知道,這個是此次入宮伴讀的十二人里唯一一個對榮華富貴沒有向往的人,并且最終沒有留下來伴讀。
其次是定遠侯家的三姑娘周寶櫻,是所有人里年紀最小的,也是定遠侯寵愛的掌上明珠。一張小臉還有點嬰兒肥,圓嘟嘟的,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甚是明亮。
人站在宮門前東張西望,半點都不害怕。
白白嫩嫩的手上還抓著個不大的油紙包,不斷從里面拿出蜜餞來吃,兩腮幫子動起來跟只小倉鼠似的,正眨巴著眼一個勁兒地盯著姜雪寧看。